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

ID:24617994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黄伟佳黄伟佳广丙玉林市兴业县洛阳镇金山小学537800课程改革的只体行为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重建数学教学的新理念,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传授数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肩负新世纪重任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祌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知道,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就学校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如

2、何根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U,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1.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牛.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能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木关系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timeS;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似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二、激发动机,培养兴趣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竞赛。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I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略)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冋答前三

4、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U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2.让学生产生数学学的成功感。学生的学4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

5、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吋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冋答。这样所冋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AI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策略I

6、.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人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或许会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课吋,在课将要结束吋,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学生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连我也为之一震。我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吋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

7、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独创性。2.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0的。我在教学一节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吋,感触颇深。我在上课吋,首先出示了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还有大客.午.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午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的学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