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

ID:24619788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_第1页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_第2页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_第3页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利弊及发展建议黄卫群叶春丽郝兴顺何沛胡晓勇席志军汉中市农业科学研宄所摘要:从陕南的稻作区及其耕作栽培制度出发,分析了水稻人工育秧移栽、机械化移栽及直播三种栽培方式的特点及利弊,提出了三种栽培技术方式推广发展建议。关键词:水稍;栽语方式;技术特点;建议;作者简介:黄卫群(1967-),男,陕西洋县人,陕西水稻研宂所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宄。收稿日期:2017-07-06Received:2017-07-0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轻简化的栽培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主要趋势,近年来陕南水稻的

2、栽培技术方式也由传统的手工育秧移栽模式,向毯状育秧机械化移栽模式和水稻直播技术模式探索、过渡和发展。由于陕南特殊的地理区域及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的栽培方式相应栽培技术括品种选用、播种期、播量,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分析其不同栽培技术方式的特点和利弊是因地制宜发展和推广的前提。1陕南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特点我国现有的稻作区划主要以自然生态环境、品种类型与栽培耕作制度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进行划分,陕南稻作区划分属于华中双、单季稻作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耕作制度主要为稻-油菜(小麦)两熟制,光温资源对水稻而言属于两季不足,一季略有余,为充分利

3、用光温资源,传统的人工移栽方式种植水稻品种多为中熟偏晚杂交籼稻。1.1传统手工移栽栽培模式特点陕南传统手工移栽栽培模式,以培育多蘖长秧龄壮秧作为高产栽培技术手段,一般在4月上旬育秧,5月中下旬移栽,秧龄在40d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育秧方式为温室两段育秧,每公顷用种量在10~15kg,移栽密度每公顷在12万、8万穴,品种的个体优势在高产栽培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生产上高产品种均表现大穗,大粒持点,一般平均穗粒数160以上,千粒重在26g以上,生育期在155〜160d左右,大田肥水管理每公顷纯氮在150^180kg,以基肥:蘖肥7:3比例施入。1.2机械化育插秧技

4、术模式特点水稻机插是水稻传统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模式以硬盘毯状育秧技术为主,根据茬口情况对品种及播种期具有不同的要求,空茬一般安排在4月中旬育秧,5刀中旬移栽,品种生育期要求可到155d左右,油(麦)巷U—般在4月下旬播种,品种生育期要求在150d左右,壮秧标准秧龄控制一般均要求不超过40d为宜,每公顷播种量30~38kg,以发挥水稻群体优势为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栽培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设计在每公顷18万~27万穴,相应品种要求耐密植抗倒伏,且具有较高和稳定的结实率。肥水管理每公顷纯氮在180^200kg,以基肥:蘖肥:蘖肥6:2:2比例施入,分

5、蘖追肥间隔一周分两次施入O1.3水稻直播技术模式水稻直播技术是指直接把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拔秧、插秧等环节的种植方式,直播类型分为机械精确定量播种和人工播种两种方式。根据茬口和陕南气候特点,空茬田一般在4月15~20日播种,此时播种对品种的成熟期无影响,对现有品种生育期也无特殊要求。目前直播水稻推广最大的瓶颈是油(麦)茬口下的直播,播期一般都在5月下旬,首先对品种有着苛刻的要求,品种生育期不能超过120d,现有审定推广品种无一个能满足油(麦)茬口下直播对生育期的要求。精确定量播种在作务水平较好,保苗率较高的情况下,每公顷播种量在22~30kg即可,在作

6、务水平较低,保苗率较低的情况下个别品种每公顷播种量可达75^100kg,直播水稻高产栽培也是发挥群体效应,品种要求耐密植抗倒伏,具有较高和稳定结实率。肥水管理每公顷纯氮在180kg左右,以棊肥:蘖肥:蘖肥:穗肥4:2:2:2比例施入,增加穗肥防止由于直播稻根系较浅后期脱肥早衰。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和后期防倒伏问题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难点和关键。2三种栽培方式的利弊分析2.1用工量由于直播省去丫育秧、移栽等环节,机插相比人工移栽具有较大的效率优势,从劳动力投入上人工移栽〉机插〉直播。2.2播种量用种量直播〉机插〉人工移栽,用种成木直播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式,特别在

7、作务水平较低人工直播情况下,只有显著加大播种量才能保证茁均、苗齐。由于用种量的原因直播水稻从全国的趋势看,偏向使用常规稻品种以降低生产成本。2.3应用品种由于传统水稻种植一直沿用人工育秧移栽,致使水稻品种的选育、审定、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一直围绕这一栽培模式进行,目前生产应用品种基木都是杂交水稻,生育期长,II应用品种数量多。在陕南区域机插水稻品种生育期要求比人工移栽水稻缩短riod,致使在适应油麦茬门的机插审定水稻品种数量很少,而适应油麦茬口的直播水稻品种,己有审定水稻品种没有一个能满足对生育期的要求,因而目前水稻品种选育目标和品种审定制度的制定必须更偏向短

8、的生育期品种,以适应未来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2.4肥水管理由于栽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