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

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

ID:24623004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_第1页
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_第2页
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周风英何珊(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头014010)【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400-02早产儿是指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以下、身体长度47厘米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较弱,抵抗力较差,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早产儿的护理能安全渡过保暖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应对早产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护理。1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

2、育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出现低温情况,严重者可引起硬肿症的发生。因此早产儿保暖很重要。室温要恒定,不宜波动过大。室内温度24-26°C,相对湿度55%-65%,并釆取适宜的保暖方法,将体温维持在36.5-37°C。有条件者,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应将其置于事先预热到中性温度的自动调节温度的婴儿培养箱,箱温根据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来调节。一般暖箱温度维持在36-36.8°C之间,湿度维持在55%-65%。密切观察早产儿体温的变化,体温正常者4小时测量一次。进行护理工作时尽量集中,并尽可能在婴儿培养箱内和远红外线复温台上完成。对于一般情况

3、良好的早产儿也可用热水袋保暖,热水袋内装50°C热水,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早产儿身边和足底,勿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经常更换部位和热水,保持一定的温度。2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及青紫。咳嗽反射较弱,粘液在呼吸道内不易咳出,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呼吸暂停等。每次喂奶后应抱起并拍背排除胃内空气,防止溢奶。发现口鼻腔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立即用低压吸引器吸干净。出现青紫呼吸不规则时,及时去医院就诊,并给予吸氧,一般以间断给氧为好,持续吸氧吋间应<3d,防止吋间过长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肺支气管发育不良。3

4、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快,而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容量小,胃排空慢。因此应少量、多次母乳喂养。如无母乳者,以早产儿配方奶粉为宜。对于吞咽闲难、易溢乳或呛咳严重而喂奶困难的早产儿,采用鼻饲喂养。喂奶量根据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每次喂乳量越少,喂奶间隔越短,每隔2h-4h进行一次,每次喂奶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胃管中残留奶量,再将备好的母乳缓慢注入,每次注入吋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及腹胀现象,能自行吸吮可拔胃管。还可给其非营养性吸吮,用无孔奶头刺激吸吮,以利于胃肠激素的分泌,锻炼吸吮能力,从而缩短鼻饲吋

5、间,尽快自己吃奶。4防止感染早产儿免疫力差,抵抗力低,易发生各种感染。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早产儿要前后洗手,以防手上的细菌带到早产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每日室内定时通风、消毒。地面每日湿托2次,暖箱每天用消毒水擦拭、紫外线消毒、每周更换。暖箱内的湿化水,吸氧用具、管道都要每天消毒。早产儿用的物品、衣物要高压消毒。5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产儿由于凝血因子量少,故易发生胃肠道、肺及颅内出血,为防止出血,预防性注射VitKl。护理时动作应轻柔,以防操作而致出血。定吋更换卧位,每4小吋更换体位1次,以免局部出现皮肤红肿,引起循环不良。每日

6、洗澡、清洗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下、腋下、大腿根、手心、指(趾)缝间等。便后要洗浄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尿布要及吋更换,防止尿便长吋间接触皮肤而引起尿布疹,若出现尿布皮炎,局部涂鞣酸软膏。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脐窝常有少量分泌物,每天仍应继续用碘洒清洁脐窝部,直至脐部干燥为止。6婴儿抚触由于早产儿还没有在母体内发育完全,便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为了弥补先天不足,需要给早产的孩子更多刺激,促进他身体机能的发育。0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给婴儿做抚触操,做时动作一定要极轻柔。为婴儿做抚触,吋间一般选在两次喂奶之间,婴儿

7、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吋段,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抚触手法的力度应根据孩子的感受做具体调整,通常的标准是做完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如果孩子的皮肤不变颜色,则说明力度不够;如果只做了两三下,皮肤就红了,说明力量太强。随着孩子月份的增大,力度也应有一定的增加。7健康指导指导家长合理、细心的喂养,观察体重的增长情况,定期复诊,及早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