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ID:24625080

大小:4.99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8-11-15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_第1页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_第2页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_第3页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_第4页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涡阳县委党校穆家云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了第三次改革♦1978年邓小平启动了市场化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波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决定》“5+2”军队国防5+2政治社会主要内容一、经济体制改

2、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三、经济体制改革的的重点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很会健康多发点了你可来了是立足

3、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很会健康多发点了你了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很会健康多发点了你了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生产力发展了♦1978年GDP全世界第11位,现在GDP位居世界第二。35年年均增长9.85.2013年底GDP56.9万亿(9.18万亿美元)占全球12%,增长

4、25倍。美国2012年GDP近16万亿占全球23%。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亳州市经济发展指标GDP人均GDP(元)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进出口(亿元)(万美元)2007321628219.111288300070502008386.9757824.1127593585110702009431.9847730.9140423977162562010512.81061542.4155384689239432011626.

5、71286662.2180095640328322012715.61464285.120488655246000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划分不同发展阶段人均GDP水平的标志2012年6月12475美金以上高收入国家4055美金以上上中等收入国家4055美金以下、1025美金以上下中等收入国家1025美金以下低收入国家(二)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两个穿越穿越贫困:199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

6、入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穿越温饱:2010年,我国实现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二)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2012年末世界上有70个高收入国家大国经济起飞前需要准备的时间长,但是一旦到上中等收入阶段加速的时候,它的冲击力要更大,所以时间会更短。实现从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平均所用时间12年零4个月人口超过1000万人以上的国家平均所用时间11年零9个月(二)是适应形势变

7、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有数量指标,还有经济质量指标,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质量指标,主要指经济结构的变化,包含四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二)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落后中国国力历史上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按照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 在公元元年

8、中国GDP占到世界总量的26.2%,仅次于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元1500(明朝弘治明孝宗)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公元1820年中国GDP占到了世界总量的32.9%,远高于欧洲国家的总和。中国国力经历了从强到弱又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在公元元年时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26%,在公元1000年时占22.7%,随后一直在20%以上,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