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ID:24630926

大小:7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郝媛媛严澎麻晓辉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9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68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且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EV1/FVC、PEF、FEF75%等指标高于木组护理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FEV1、FEV1/

2、FVC、PEF、FEF75%等指标高于常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一旦患有此病,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与处理,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如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仅仅对此病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接收的34例慢阻肺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3、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收治的68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5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1.7)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为(10.9±2.5)年。常规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5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2.9)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为(11.6±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临床资料的对比方面,无统计学

4、意义,存在可比性。1.2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如一般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干预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为:3.心理护理:在患病后,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各种负性心理,例如紧张、焦虑、不安等;诸多研究表明,负性心理、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非常不利[1]。对此,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心理护理是十分关键且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且针对苏心理问题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护理人员应予以耐心解答,同吋可向

5、其介绍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而加深其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2)口腔护理:因为慢肺阻极易合并肺部感染,因而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以预防U腔菌群失调的发生。在日常护理时,护理人员需对U腔黏膜内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有无白色针样小斑[2】。另外,护理人员可给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漱口,之后于患处涂抹上制霉菌素片和甘油的混合物。(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且能量高、蛋白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但饮食量应适中,不可过量,一天三餐,按照配餐的基本原则,增加牛奶、豆制品、鱼类以及鸡蛋等,另外在适量增加一些新鲜的

6、蔬果[3】。另外,患者还砬多饮水,且尽可能少的食用辛辣刺激、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禁烟禁洒,保持良好的饮食4惯。(4)氧疗护理:患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而患者若并发此症,将对诸多脏器带来极大的损害,对此,需对其予以氧疗,以改善低氧血症。通常情况下,可对其予以低流量氧气,流量大约控制在每分钟1〜2L,浓度则控制在24〜38%[4]。(2)出院指导: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叮嘱其出院后应坚持锻炼,例如做呼吸操、打太极拳等;尽量减少刺激性气体、奋害烟雾对自身的影响,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且空气混浊的场所;一旦慢肺阻疾病发作

7、,应第一吋间去医院就诊,以便及吋治疗;季节交替吋,应加强保暖,避免感冒的发生。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苏中采用(±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EV1/FVC、PEF、FEF75%等指标高于本组护理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FEV1、FEV1/FVC、PEF、FEF75%等指标高于常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所示。表1两组患

8、者肺功能情况比较(±s)注:*与常规组相比,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