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ID:24640956

大小:5.35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1-15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_第1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_第2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_第3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_第4页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性的概念;2.掌握学前儿童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学前儿童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表现;4.能初步评价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状况5.学会运用促进社会化发展的策略。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二、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三、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目录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闹闹爱打人,可他从不打我幼儿园新来了小朋友闹闹,没过一个月,班里的男孩几乎被打了个遍。小明却得意地说:“

2、闹闹爱打人,可他从不打我。”这是为什么呢?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能做些什么呢?案例导入理论知识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一)社会性的概念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二)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社会性发展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重视社会性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社会性发展是

3、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前者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后者包括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二、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一)学前儿童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0~3岁是幼儿亲子关系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一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依恋的

4、发展(1)依恋的概念依恋是两个人之间的紧密情感纽带、联结或持久关系,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前依恋期(从出生到2个月)<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阶段1阶段2阶段3阶段4(2)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发展阶段鲍尔比认为依恋的发展需要四个阶段才能完成。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施卡福和埃莫森认为婴儿在同照料者形成密切关系时要经历以下连续的阶段

5、:1.非社会性阶段2.未分化依恋阶段3.分化的依恋阶段4.多重依恋阶段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把婴儿依恋的划分为以下类型:①安全依恋型婴儿②不安全回避型婴儿③不安全反抗型婴儿④不安全无组织型婴儿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安全依恋型婴儿该类型的婴儿把养育者作为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在养育者在场的情形下,婴儿感到足够安全。当养育者离开时,可能适度抗议,并表现出明显不安。当养育者返回时,这些婴儿再次和她建立积极的交互作用。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不安全回避

6、型婴儿该类型的婴儿通过逃避母亲,显示不安全感。这些婴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很少发生主动亲密的互动,所以也被称为“无依恋的儿童”。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3)不安全反抗型婴儿该类型的婴儿通常依附着养育者,然后进行抵抗,通过反对亲密关系,或许通过踢打或推开显示依恋。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4)不安全无组织型婴儿在陌生情境中,这些婴儿可能表现出迷茫、疑惑和恐惧。这种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它奇怪地混合了反抗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更容易发展成为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与抑郁的抚养者或者儿童虐待有关。

7、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②①对儿童认知的影响对儿童情感及同伴关系的影响3.依恋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影响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4.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策略1)注意母性敏感期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4)父亲在亲子依恋关系中的作用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物体中心阶段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二)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婴儿同伴关系的发生和发展两岁内儿童的同伴交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幼儿游戏中同

8、伴关系的发展3岁后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②4岁左右游戏中的联系逐渐增多并发展为主要游戏形式③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3.同伴的作用同伴不仅仅指年龄相仿的儿童,还包括成熟度相当的儿童。同伴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社会游戏规则。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强化者2.榜样3.社会比较参照同伴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单元11学前儿童社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