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

ID:24646826

大小:6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_第1页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_第2页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_第3页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式B—Lycn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大出血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大出血应用改良式B-Lycnh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2年收治的28例剖宫产术大出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改良式B-Lycnh缝合组,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保守治疗组有效率78.57%,改良式B-Lycnh缝合组有效率9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0ml[l],是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死亡率25.00%[2]。特别是笔者所在县地处边远山区,无血源供应地,更是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

2、剖宫产术后出血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其出血来势凶猛,有时为挽救产妇生命,必需切除子宫,使生育年龄的妇女丧失生育能力,给孕产妇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治尤显重要,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极为关键。本文通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3年以来及早使用改良式B-Lycn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大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其大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2年分娩产妇5368例,其中剖宫产1235例,占23.00%;产后出血171例,发生率3.20%;剖宫产出血57例,发生率4.6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剖宫产术大出血的孕产妇28例

3、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改良式B-Lycnh缝合组,各M例,年龄20〜38岁,平均27.5岁,孕周28〜43周,平均38.7周。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农村21例,城镇7例;定期产检10例,未定期产检或未行产检18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1.2剖宫产指征相对性头盆不称9例,瘢痕子宫6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过少1例,胎儿窘迫2例,双胎妊娠2例,臀位初产3例,出血量500〜2000ml,均采用连硬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1.3出血量计算

4、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术中负压瓶内计算法、术后手术敷料称重减去术前敷料重量法、积血盆容积计算法(产妇臀下置聚血盆,手术结束后按压宫底,压出宫腔及阴道积血)以及电子称重法(返回病房后,臀下垫一次性计血垫),以上方法相结合判断产妇24h出血量,24h>500ml即诊断为产后出血。1.4治疗方法1.4.1保守治疗组反复按摩子宫,并给予宫缩剂,宫体肌注缩宫素20U及静滴缩宫素20U,局部8字缝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ug,同时肛门内置卡孕栓2枚,同时输液、输血、吸氧、抗休克等处理。1.4.2改良式B-Lycnh缝合组先常规缝合子宫切口,恢复其解剖完整性,然后将子宫从腹壁切口挽出,两手

5、托住,并纵向挤压子宫体,使宫体缩小。用0号可吸收肠线自子宫切口下缘3cm距子宫右侧切口3cm处进针,于下段切缘上3cm出针,在宫底距宫角4cm处浆肌层垂直褥式缝合一针,拉过缝线,在子宫后方相对应的部位进针,相反方向缝合左半侧,最后将左右缝线拉紧打结,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态,并将子宫放回腹腔,观察子宫色泽、硬度、切口渗血及阴道出血情况。1.5疗效评定标准有效:子宫收缩好,坚硬,色泽由灰暗转为红润,切口无渗血,阴道出血少,或出血渐停止;无效:子宫收缩差,软,质地不硬,阴道依然出血,或出血不凝,生命体征不平稳[3]。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

6、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土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B-Lycnh缝合术是1997年由英国的B-Lycnh首先报道的一种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缝合法,该法证实对子宫体部及子宫下段上部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有效,笔者所在医院在此方法基础上稍加改良,在缝合完子宫切口后,分别在子宫双侧纵向拉紧缝线以加压,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态,交织于子宫肌壁间的血管被动关闭,加上两条纵向捆绑的作用,阻断了部分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分支,使其由子宫侧缘向中央分布,出血迅速停止,但其不用拆除已有缝线,减少了对子宫的损伤,并保持了子宫完整性,有利于子宫收缩。原手术缝

7、线由子宫下段前壁绕过宫底部,直迗子宫下段后壁,缝线离于子宫表面,在宫底部的浆肌层褥式缝合一针,避免缝线从子宫上滑脱,也避免了子宫复旧过程中由于子宫缩小其他器官套入缝线引起梗阻。此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快、效果明显、取材容易、损伤小、耗材低等优点,不但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还保留子宫,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改良式B-Lycnh缝合组14例患者中,有效13例,有效率为92.86%,其中有2例胎盘早剥并发重度子宫卒中,行该术成功保留了子宫;有一例无效,系瘢痕子宫,因胎盘大部分植入,行宫腔填塞+B-Ly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