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

ID:24652007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_第1页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_第2页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_第3页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与优化规划浅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邑县供电公司山东临邑251500)摘要:智能配电网作为当前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相比较传统配电网其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合理选择智能配电网的供电模式,做好优化规划工作,是确保智能配电网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木文基于智能配电网的特点,对其供电模式的选择以及优化规划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构建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关键词:智能配电网供电模式优化规划前言:智能配电属于智能电网中的关键环节,与传统配电M相比,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更高的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能

2、够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同时为配电及用电管理的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电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智能配电IM成为现阶段电力企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1智能配电网的供电模式在针对智能配网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供电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关系着电网建设的成效,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从县供电公司的工作实践分析,就目前而言,在智能配网系统的供电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电源布局不合理,导致供电半径长,线损率高;二是配网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缺乏灵活性;三是

3、线路木身的故障率较高,配网供电缺乏可靠性和稳定性;四是负荷增长迅速,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H渐激化。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智能配M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立足具体需求,对供电模式进行合理选择[1]。1.1分析电压等级,优化电压序列在配电M中,电压等级的确定以及电压等级序列的配置,需要考虑发电量、用电量,随着其增长而相应提高,同时还必须关注设备性能、技术水平以及成本费用等因素。电力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压等级的确定不仅仅关系着电网的结构及布局,还在很人程度上影响着电气设备和电力设施的规划设计,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

4、效果。供电企业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电网的饱和负荷密度进行预测,从经济、技术等层面进对比分析,从现状出发,对能够满足长远供电需求的电压等级和电压序列进行深入研究。1.2明确配网结构,优选供电模式合理的供电模式能够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电网建设的成本,电力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起来,对所有可能的供电模式进行计算分析,优化选择。在配网规划设计中,网络结构的确定至关重要,必须充分考虑接线方式、容载比以及供电的可靠性,做好可靠性与经济性的评估。从长远方面考虑,应该立足区域定位,对相应的高中压配电B标网络结构进行明确,选择

5、典型的供电模式,逐步实现现有配网结构及供电模式向0标方案的平缓过渡。1.3构建指标体系,注重系统评价针对中压配电系统中的供电模式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从中找出经济可靠同吋又能够满足区域负荷发展需求的供电方案。在智能配网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配电系统供电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在智能配网中,由于引入了分布式电源,电压序列以及供电模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传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奋效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和计算[2】。2智能配电网的优化规划在智能配电网的背

6、景下,配电系统的规划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考虑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结构的不确定性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需求,对智能配M进行优化规划,保证良好的效果。2.1考虑发展环境的协调性在进行智能配网规划吋,必须充分考虑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关注环境因素和审美因素,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电网规划工作必须首先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明确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对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把握城市发展对于配网规划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对配网规划进行优化,实现苏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

7、调。从县供电公司的视角分析,需要研究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资源及环境约束下,对配网系统的供电能力和规划方法进行挖掘,确保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中性点接地等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在审美要求下,研究配网设备与周边环境的视觉相容性,顺应城市规划的目标。2.2注重电网负荷的分析预测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用户互动,即用户能后参与到电网的运行控制中去,结合实时电价信息,利用双向通信及网络技术,对用电设备的开关吋间进行合理选择,从而实现高峰负荷时期的负荷平移,减轻电力系统的负担,能够显著改善负荷曲线

8、,提升电网的利用效率。不仅如此,在智能电网中,存在着大量的低压用户以及储能设备,如果其都能够参与到电网互动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负荷调控的效果,有效挖掘电网的供电潜力,缓解城市地区供电紧张的问题。另外,作为电网规划的基础,负荷分析及预测可以为智能配网的规划建设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保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针对性[3】。2.3强调分布式电源的存在智能电网能够支持大量分布式电源的灵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