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运用“四种形态”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

ID:24670856

大小:6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14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_第1页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_第2页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_第3页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_第4页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积极做好“纪法衔接”——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培训班讲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根据培训班安排,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关于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如何做好“纪法衔接”工作,我讲的题目是《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积极做好“纪法衔接”》。下面,分两节课,我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这一话题,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准确把握和理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容及内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9月,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

2、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四种形态”写入了党内法规,后又陆续写入了监督执纪规则和十九大修改后的党章。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实践“四种形态”,是纪委转变职能的有效抓手,(说到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018年1月11日中纪委通报的2017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纪

3、律审查情况时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通报,其中,第一种形态,78.6万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59.7%,第二、三种形态41.2万人次、7万人次,分别占31.3%、5.3%,第四种形态4.8万人次,占3.7%)通过对各个形态的把握运用,形成各有侧重、分类施策,层层设防、标本兼治的战术布局,能够很好实现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精准运用。(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七条清晰的解释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内容:经常开展

4、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第一种形态,即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这是“四种形态”的基础,重在“注射疫苗”,促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敬畏组织、敬畏纪律。2016年中纪委出台的文件《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统计指标体系(试行)》(中纪办发〔2016〕2号),文件指出,第一种形态指标共14项。包括:谈话函询了结、“

5、面对面”初步核实了结等2种情形,以及经纪律审查后仅给予提醒谈话、警示谈话、批评教育、纠正或责令停止违纪行为、责成退出违纪所得、限期整改、责令作出口头或书面检查、召开民主生活会批评帮助、责令公开道歉(检讨)、通报(通报批评)、诫勉(诫勉谈话)、其他批评教育类措施等12项组织措施。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种形态相当于防范腐败病毒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是在党员干部着凉打喷嚏的时候,提醒及时添加衣物或打预防针,起到治未病预防的效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这种形态的具体要求是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处置

6、:对倾向性问题要早打招呼,防患于未然;对潜在性问题要谈谈心,提个醒;对萌芽式问题要谈话批评,让其注意;对苗头性问题要诫勉谈话,令其改正;对笼统性问题则要函询警示,发黄牌警告等。我们在实践这种形态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谈话函询作用,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批评早纠正,使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警醒。第二种形态,即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这是执纪问责的开始,属于“发病”的初期阶段,已经违反党的纪律,需要予以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第二种形态要成为“大多数”,就需要纪委转变执纪理念,在

7、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等各个环节,都揪住小节不放,做到无病预防、初病早治、动辄则咎。同时,对于那些主动交代、检举立功、挽回损失的党员干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组织处理,免予党纪处分,实现向第一种形态的转变。第二种形态指标共21项。包括: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2项党纪轻处分,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降级等4项政纪轻处分,以及取消荣誉称号、撤销政协委员资格、终止(罢免、撤销、责令辞去)人大代表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取消(罢免)当选资格、终止

8、党代表资格、停职(停职检查)、调整(调离)职务(岗位)、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安排提前退休、降低退休待遇、其他组织调整类措施等15项组织措施。第三种形态,即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是纪与法转换的关键,重在“刮骨疗毒”,让游走在纪法边缘的党员干部反思警醒、悬崖勒马。必须注重发挥好第三种形态在管党治党中的作用。针对此类党员干部,要通过党纪重处分以及“断崖式”降级等重大职务调整方式,做到大病快治。治病是为了救人,要教育党员干部相信组织、忠诚组织、敬畏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