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

ID:24672011

大小:70.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_第1页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_第2页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_第3页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施健赵悦(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锦州121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在不同时间抑制兔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20只建立牙周炎模型,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只。各组分别于用药后二周和四周通过骨灰度测量、组织形态学等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胶原+0.5mg/mlALN组、胶原+lmg/mlALN组及胶原+2mg/mlALN组中骨吸收抑制比单纯胶原组和空白对照组中的明显,且胶原+lmg/mlALN组和胶原+2mg/mlALN组中

2、的骨吸收抑制乂比胶原+0.5mg/mlALN组抑制明显。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够在抑制兔牙槽骨吸收降低失牙风险中发挥作用。【关键词】牙槽骨吸收;阿仑膦酸钠【中图分类号】R780.lL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05-02阿仑膦酸钠是第三代的二膦酸盐,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而且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系分泌各种细胞因子间接地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导致牙松动甚至脱落。正常生理情况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维持着牙槽骨代谢的稳定。木实验通过兔下颂牙槽骨吸收实验动

3、物模型,在牙周局部应用药物,探讨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对兔下颌牙槽骨吸收的局部作用。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选用20只出生后150〜180天健康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2.2〜3.0kg,分笼饲养,饮水不限。1.2实验方法1.2.1实验动物分组:建立兔牙周炎模型四周,随机分为五组,每组4只,选择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为受试牙,共40个同名受试牙(毎时间段各2只,4个受试牙)。第一实验组(Groupl)、第二实验组(Group2)、第三实验组(Group3)分别于牙周置入含0.5mg/ml、1mg/ml、2mg/ml的阿仑膦酸

4、钠的胶原海绵载体;第四实验组(GroUp4)牙周置入不含阿仑膦酸钠的胶原海绵;空白对照组(Group5)牙周不置入任何药物。1.2.2动物模型的建立:全部兔全麻,用0.25mm结扎丝环绕第一磨牙牙颈部结扎。喂软食并以高浓度糖水喂食10d。牙周炎形成后将含药胶原海绵载体塞入用药组兔患牙的牙周袋内,最后牙龈缝合。1.3观察方法1.3.1大体观察:20只大耳白兔术后均进食良好,无死亡。动物分别于置入药物后的二周和四周处死,游离下颂骨,标本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24h外固定。1.3.2放射检查:使标本第一磨牙牙体长轴与胶片平行,

5、垂直投照,保持放射条件不变。将结果输入CIAS-1000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利用其中的形态学分析工具进行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区灰度分析。1.3.3组织学检测:将标本修剪成约2cm长的包括下颌第一磨牙的整段下颌骨,经固定、脱钙、冲洗、洒精梯度逐级脱水、修剪组织块、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多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结果2.1人体观察:手术当日嗜睡畏寒少动。次日兔子较少饮食,未见结扎丝脱落,可见结扎处牙垢堆积,牙龈组织轻度充血红肿,

6、探诊易出血。5周后各组动物状态都见好转。2.2X线检测:所冇用药组实验动物下颌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均受到抑制,在同一吋间内,随着阿仑膦酸钠浓度的增加,兔下颂牙槽骨吸收区的灰度值逐渐增加。X线检查证实兔下颂第•一磨牙牙槽骨吸收减缓,Group3组、Group2组和Groupl组明显好于Group4组和Group5组,其中Group3组和Group2组又优于Groupl组,Group3组和Group2组则无明显区别。单纯胶原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区别。各组牙槽骨吸收区的平均灰度值的统计差异结果见(表1)。在同一浓度下,随着吋

7、间的延长,牙槽骨吸收区灰度值变化不明显,用药后二周灰度值与四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各组牙槽骨吸收区的平均灰度值(X±S,n=4)注:*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组与对照组及Group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在同一吋间内,该组与对照组及Group4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Group2及Group3与Groupl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3组织学观察:用药组牙龈轻度炎症,上皮钉突增生不明显,牙周袋变浅。与未用药组相比骨吸收明显减少,轻度吸收,偶见破骨细胞,

8、牙槽嵴部位的吸收亦可见冇类骨质形成。用药四周Group2少见炎症细胞浸润(图1)。未用药组牙龈乳突炎症明显,上皮钉突增生,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牙槽嵴顶被吸收,显得低平。牙周炎模型建立四周Group5骨吸收区炎症侵犯明显(图2)。3讨论牙周炎是UI腔常见病、多发病,苏所致的牙槽骨吸收难以完全恢复至生理状态是根治牙周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