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

ID:24673182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汉代儒学学案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汉代儒学[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B.“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C.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D.“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解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故A项有误。B、C、D项对“焚书坑儒”的评价都是正确的。答案:A2.“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C.批判了文

2、化专制政策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析:“书籍被烧残”以及“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严重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C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解析:A项体现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思想;B项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C项体现了董仲舒的“三纲”思想;D项体

3、现了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思想。答案:D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其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 B.独尊儒术 C.以礼入法 D.君权神授解析:材料表明君主的权力是天意的表现。故选D项。答案:D5.太学的创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  )A.太学是中央政府的官办学校B.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逐渐形成C.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解析:太学教授的主要是儒学经典,从而使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这样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C6.科举制的实行,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

4、活。其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官员B.科举制是由孔孟创立的C.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D.考生全部来自朝廷设立的太学解析:科举制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答案:C[同步真题]1.(课标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五经”中的《尚书》出现时间远早于《论语》,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经”不

5、包括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语》,说明汉代人认为儒学来源于远早于孔子的久远历史传统,故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汉代儒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答案:C2.(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本题考查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养子和亲子的权利,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西晋的法律与秦朝的法律相比,对

6、私拿养子财物的规定有了变化,说明可以将养子等同于亲子对待,这说明血缘亲情得到强化,不是淡化,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宗族利益的现象,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西晋时期将养子与亲子同等对待,这说明自汉代以来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被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3.(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孟子的“民贵君轻”体现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

7、天”的意思是:百姓要屈从君主的意志,君主要屈从天的意志。二人的意思是相反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C项中的“仁爱”、D项中的“德治”材料均没有涉及,故排除。答案:B4.(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