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操作规范

雷火灸操作规范

ID:24673387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雷火灸操作规范_第1页
雷火灸操作规范_第2页
雷火灸操作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雷火灸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余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范雷火灸技术[诊疗技术名称]雷火灸[简介]雷火灸”起源于明代,是一种用特殊药物制成的条柱,长度约在10厘米,直径约有1元硬币大小。点燃后悬灸穴位,有点类似熏蒸。有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作用。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扶正祛邪,对疾病起到根本的治疗作用。[适应症]适用于中医中火热灸疗法。如下:1、灸疗眼疾病:近视、白内障、干眼症、急慢性角膜炎、眼

2、手术后康复保健等.。2、灸疗鼻疾病: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等。3、灸疗咽喉疾病:急慢性咽喉炎等。4、灸疗耳疾病:耳鸣、耳聋、老年性耳鸣、老年性耳聋、中耳炎等。5、灸疗痛症病: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部痛、骨质增生、中风偏瘫等。6、灸疗肥胖症:腰腹部肥肿、大小腿肥胖及各种肥胖症、产后收腹等。7、灸疗妇科疾病:痛经、输卵管炎、输卵管堵塞、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不孕症等。8、灸疗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禁忌症]高血压患者正发期、高烧患者、青光眼眼底出血期、外伤眼部出血期、心衰竭、哮喘病人禁用。孕妇及崩漏慎用。[操作规范]用特殊

3、的材料配制而成的雷火灸条形状:火炮粗壮,易燃烧。独有的特点为:燃烧时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灸疗面广。采用灸疗的基本手法:泻灸、补灸、平补平泻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的效果。1.泻法:灸火旺(速吹灰),对穴位有较强的刺激。距离皮肤1厘米。用雀啄灸、旋转灸手法。单数灸(雀啄灸、旋转灸:1、3、5、7、9次数)。2.补法:温火灸(任其自行燃烧)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距离皮肤3厘米。用上下灸、左右灸手法。双数灸(上下灸、左右灸:2、4、6、8、10次数)。3.平补平泻:距离皮肤2厘米。补、泻手法交叉使用。4.灸疗方式:①棒式悬灸:治疗时,将药棒的顶端点燃,对准治

4、疗部位(或穴位)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②旋转灸:将药棒点燃一端,对准治疗部位(或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均匀地上下、左右移动或旋转。③啄式灸:将药棒点燃一端,对准治部穴位(或部位),距离像鸟雀啄食一样,一前一后均匀,缓慢地移动[注意事项]1、注意休息,慎防风寒。2、饮食均衡,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忌烟酒。3、治疗当天用温水沐浴,与帖敷时间间隔4小时以上。4、勿穿过紧、不透气的衣服。5、雷火灸后不可以抓贴穴位的皮肤,以免损伤皮肤而感染。6、雷火灸后见皮肤发红、痕痒及其泡等正常现象

5、,若起水泡,可用烫伤膏涂抹患处,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各个挑破,排尽泡液,再涂以络合碘收敛防感染。如须防止局部起泡或发泡过大,可先在局部穴位处涂擦石蜡油或植物油少许,也可适当缩短熏的时间。若皮肤发红或痕痒一般会自行消失,偶见皮肤色素沉着,一般2—3个月可明显减退,若出现其他不适,应就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