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

ID:2467582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_第1页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_第2页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_第3页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_第4页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蜜蜂表皮蛋白基因之克隆与功能分析1前言1.1昆虫主要的表皮蛋白家族目前对昆虫表皮蛋白(cuticleproteins)的命名主要由首次测定其序列的研究者给出,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Magkrioti,2004):(1)据表皮蛋白发现时的次序或者表皮蛋白的分子量来命名的,如EDG-91(EcdysoneDependantGene,其中91就是该蛋白质发现时的次序),LCP-14(LarvalCuticleProtein14;其中14就是该表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2)根据表皮蛋白所在昆虫的种和属以及组织部位的第1个字母来命名,如Bm-

2、MLV、dNTP、T4DNA连接酶、DNAMarker、各种限制性内切酶等购自TaKaR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EasyScriptFirst-StrandcDNASynthesisSuperMix购于Transgen公司;DNA胶回收试剂盒购于Solarbio公司;质粒提取试剂盒PlasmidMiniKitI购自OMEGA公司;RNA提取用TRIZOLKit为LifeTechnology公司产品;cDNA纯化试剂盒ichelette和Soares(1993)的标准与要求,分别采集4-5日龄的幼虫(L4-L5)、预蛹期(PP);一系列蛹期包括

3、白眼、粉红眼、深粉红色眼、棕眼(P,Pbd);对刚出房的幼蜂进行标记以获得不同日龄的成虫(A1,A10,A30)。对于采集的各个阶段的中华蜜蜂进行解剖,尽量去除附着的肌肉和脂肪,以获得比较完整的表皮,从而获得进行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测定的样本,并立即进行液氮冷冻,于-80C保存备用。(2)中华蜜蜂不同组织部位的采集:将1日龄完整成虫进行解剖,将头部(head)、胸部表皮(thoracicepidermis)、腹部表皮(abdominalepidermis)、中肠(midgut)、肌肉(muscle)及马氏管(malpighiantubule

4、s)分离后于0.9%生理盐水中冲洗,立即液氮冷冻后,-80C保存备用。3.结果与分析...........453.1AccCPR1基因的特性分析.....453.2AccCPR2基因的特性分析.....554讨论..........674.1AccCPR1基因的分离与表达特性分析.....674.1.1AccCPR1基因的序列分析.......674.1.2AccCPR1基因的表达特征与角质层的发育....684.1.3蜕皮激素对AccCPR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694.2AccCPR2基因的分离与表达特性分析.....70

5、4.2.1AccCPR2基因的序列分析.......704.2.2AccCPR2基因的表达特征.......704.2.3蜕皮激素对AccCPR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714.2.4AccCPR2的抗逆性表达特性分析.....715结论......734讨论根据RR保守基序命名的CPR表皮蛋白家族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表皮蛋白家族,在节肢动物各个物种中均有发现,并且在与几丁质的结合中起主要作用(Iconomidouetal.,2005)。虽然昆虫中CPRs的分子特性与生物化学特性已被广泛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昆虫的模式生物物种,

6、比如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中CPRs还没有被报道过。为了研究在中华蜜蜂中CPR表皮蛋白的特性及其与蜕皮激素等环境刺激(非生物性和生物性)的关系,我们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CPR家族的表皮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与鉴定,并根据各个基因的特殊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当前一个有效地对表皮蛋白基因进行命名的方法是,每个名称开头用三个或四个字母表示基因所在属/种的缩写,后面是蛋白家族的名称和该基因在这个家族中的编号(Willis,2010);理想情况下,基因

7、应该根据它们在染色体上的顺序进行编号,但是有时某些表皮蛋白基因的注解先于整个完整基因组的装配。由于我们不知道对中华蜜蜂的完整的染色体基因的序列,我们将其分别命名为AccCPR1、AccCPR2,因为它们是在发现该物种的第一个和第二个CPR基因。.结论(1)本研究从中华蜜蜂中成功分离得到两个表皮蛋白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AccCPR1和AccCPR2。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两者同属于与几丁质结合的R&R-2类型表皮蛋白,但在多肽链最保守基序(G-x8-G-x6-Y/F)上存在结构差异。(2)两个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都在编码5个氨基酸之后中断信号肽

8、,而这是昆虫CPR基因组序列的一个典型特征。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发现多个与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表明两个基因可能在中华蜜蜂的变态发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3)不同时空表达特征分析表明,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