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托物寓理

诗歌的托物寓理

ID:24681617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诗歌的托物寓理_第1页
诗歌的托物寓理_第2页
诗歌的托物寓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诗歌的托物寓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歌的托物寓理  知识点扫描  所谓托物寓理,就是把抽象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理巧妙地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使说理形象生动,增添诗歌的哲理美和形象美。  诗歌托物寓理的常考题型有: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一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诗句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请体会诗句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5.请分析诗句独特的表现手法。6.分析诗句中比喻修辞的妙处。7.体会诗句或诗歌的象征意义。  解题金钥匙  托物寓理类诗歌一般就是一些哲理诗,在这类诗歌中,诗人所借之物是表情传理的外壳,而情、理是这个外壳之下的精神

2、内核。在品读过程中,既要深入诗歌的语言,仔细体味、细细品评,又要抓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样,诗中含蓄有味、充满理趣的哲理才会深刻领会。  一、从字面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领会诗歌哲理。  例如:“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的圈套。而行人的心理变化――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放”、一“拦”3中透露出来。诗人借助形象的比喻,把行人下岭时的心理感受写得生动有趣,虽未明言劝诫,却让人明白

3、: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中,字面意思是指诗人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然后放眼一看,所有的山顶都显得很小,从中不难体会出其所蕴涵的深刻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二、借助意象来揣摩诗歌所蕴涵的哲理。  例如:《长歌行》中,诗人借助“朝露”“华叶”“百川”等意象,分别写了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不归的特点,含蓄地表达出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哲理,从而鼓励人们要紧紧抓住飞逝的

4、时间,奋发努力,趁少壮有所作为。  又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残夜未退,海日已经升起;旧年未过,江上春天气息已来。诗人借助“海日”“残夜”“江春”“旧年”这些意象,揭示了旧事物中往往孕育着新事物这一深刻的哲理。  三、体会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来理解诗歌的哲理。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设喻,喻诗人长时间遭贬、仕途坎坷、历经挫折,不仅表达出诗人乐观和豁达的情怀,同

5、时也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3  模拟训练营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景,但从题目上看,讲的却是诗人_______时的感受,诗人是在用景物作比喻,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2.试理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句的含义。  3.试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所蕴涵的哲理。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

6、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诗中“浮云”这个意象指的是什么?  5.“不畏”二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精神?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诗人把抽象的事理寓于意象之中,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