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

ID:24684386

大小:58.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_第1页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_第2页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初探杨乐芹♦杨乐芹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第十中学251400摘要:地理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优质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把通向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一样,所以,需要使用导入技巧化,给课堂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原则方法导入属于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是一堂课的开端。有句俗话这样说:“好的开端己经成功了一半。”生动地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思考的模式。所以,怎样做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属应受到高度重视的教学艺术。一、新课导入的要求1.趣味性。导

2、入新课需重视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教与学相结合的开端就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爱好与愿望。增强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智力活动一直受到内在动力的影响,在情绪高涨的条件下进行,将学习当成是一种精神享受,所以可以主动地进行学习。2.针对性。例如教师在讲授“大陆漂移假说”时是如此导入新课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室黑板张贴上世界地图,同时把剪好的所有大洲轮廓图放在讲桌上。上课时,教师说:“当下全球的陆地一共有七大块,那么问题来了,请大家注意观察,告诉我答案。”说着就将剪好的南美洲的轮廓图摆于此洲的地方,随之把其慢慢往非洲的丙海岸移动。学生们显示出惊讶的表情:“能够合起来。”最后有学生连连称绝

3、。“是的,然而此类吻合绝非巧合,此现象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研究出的。随之,其根据调查,获得了很多的论据,最终创立了‘大陆漂移说&rSqUO;o对此假说进行说明,为这节课关键内容。”以上的新课导入凭借教具与演示,指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给讲授新课打下了基础。3.新颖性。举例来说,在解决“地球自转产生时差”问题过程中,如此导入新课:“9月24日凌晨2点27分,奥委会主席在蒙特卡洛说出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为什么需要在深夜进行说明呢?此吋,北京为几点?如何计算这种吋间差呢?现在我们共同将其算出来。”材料越新颖,越可以变成大家感兴趣的事,最终冇更好的效果。1.

4、直观性。例如:在讲授“地球上的五带”过程中,教师上课时候手拿三球仪,学生们即刻就会发出惊叹。通过老师详细的说明,就开始进行操作,同时讲授:这节课主要查看地球是如何环绕太阳旋转的,弄明白地球上的五带还有其成因。学生们这个时候会相当激动,注意力相当集中,教学活动上升至顶峰。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掌握教学内容的不易性,牢牢把握住了学生。二、新课导入的方法1.故事法。讲传说、听故事是初中学生相对比较喜欢的方式。这是由于苏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上课刚开始的吋候,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是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安静下来

5、。教师则要把握这个机会,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尽快转移至奋意注意部分,从而实现导入新课的最终0的。2.质疑法。俗话说得好:“学则须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教师提出让人动脑思考的问题,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悬念,让其动脑筋仔细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求知欲从潜伏状态发展至活跃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3.复法。《教学论》里言道:“复习0的并不在于修补坍塌的建筑物,而是新建一层全新的楼房。”古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相当普遍的策略,方便知识的连接。提问复习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各式各样的问题能够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转移到新课相

6、当的顺畅。1.地图法。选择地图进行教学在地理课中是相当常见的。讲授地理知识、地理事实,研宄地理现象,分析地理原理等,均需要参考地图。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地图促进学生理解、巩固原有的知识,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创造条件。2.电教法。例如:讲授“中国人口”过程中,教师播出《别挤了》系列节0,学生们观察到那么多的乘客互相推挤着挤上公共汽车的场面,就会兴奋地讲:“人好多呀。”这种情况下教师指引性的说明:“大家均观察出了中国人U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多。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处理的问题。”学生顺其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投入至本课学习的核心话题。三、结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种类很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

7、师需仔细研究大纲,进一步感受现阶段教学的指导思想,用心规划导入,全面展现出导入的作用。“付出就会有冋报”,必须在这个步骤投入教师的热情与创造力,课堂教学才可以变得更加精彩。参考文献[1】雷解民“高一•现象”的成因:初、高中衔接教育研宄之一[j].教育科学论坛,2011,(06)。[2】牟哲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初探[」].地理教育,201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