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

ID:2468459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_第1页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_第2页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_第3页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子以“自然为本”的入世关怀  摘要:统览《道德经》,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都是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重世情节,老子不是一般意义上、自私的、只求保全自身的隐者,而是一个有着积极救世情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大公”之人。他的“道”的思想,取法“自然”,以“慈”为本,是针对战争的发起者――“侯王”提出的,带有解决现实忧患问题的重大责任;“道”的种种特性――“无为”“不争”“守雌”的思想也都是希望“统治者”去遵守从而维持社会安定的。  关键词:老子;自然;积极治世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25-02  一  一直以来,相比于孔子明显的入世情

2、结和人文关怀,老子都被我们认为是一个出世的隐者。纵观《道德经》的五千言,老子的思想重在“无为”“贵柔”“处下”,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然之感。而这常被世人误以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沉的、厌世的。以往学者也多喜欢把“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理解为一种传统的隐士哲学。然而仔细品味老子这句话,“功遂身退”,先“功遂”,才会“身退”。如果不入世,哪里来的功成名遂?其实道家不是一味地要大家做个隐居者,他强调的是“自然”4二字。如果你身处乱世又有条件隐居,那隐退是自然之道;但若你身处富裕人家,刻意避世修道,那就不是自然之道,违背了道家的本意。所以我们要了解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首先要将它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了解它所面

3、临的问题。同样,从单纯的思想层面来看,老子的哲学确实带有超然于物外、与物无争的思想内涵,但是任何哲学思想的提出,都是需要联系和考察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制社会,整个国家分崩离析,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忧国忧民的老子面对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提出“道”这样一个意蕴丰富的词作为他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意图通过把他在经验世界里所体悟的道理,通通托付给这个所谓的“道”,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以解决现实的种种苦难和灾祸。正如陈鼓应教授所认为的那样,“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我们可以视为“

4、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迎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1]22。一些人总是试图把老子的“道”当作世界的根本起因,认为能解决任何人生所面临的一切琐碎问题,一旦不能够如愿,就开始质疑老子思想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其实,老子只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道”只是老子在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对自己看到的社会动荡与人们疾苦的所思所想的有感而发。它可以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帮我们摆脱执迷的困境,但不是可以直接拿到别的情境中就可以预见一切的。哲学浓缩着时代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现代人类思考种种问题的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从中得到的是人类对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的智慧思考,并把

5、这种智慧变成我们精神生命的一部分[2]165。而不是胡乱猜测以今度古,或是机械式的生拉硬套。4  老子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短短五千言,字里行间却都充满了对老百姓的关爱和同情,对统治者残酷暴敛行为的痛斥和厌恶,而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提倡个人修养或者遁世行为的言说。儒道两家言论的不同点并不是一个出世,一个入世,而应该说孔子是一位体制内的改良者,他提出复归“周礼”来避免战争,维护社会的安定。虽然孔子也坚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思想,把“仁”(“慈”)放在了“礼乐”的前面,但是对“古礼”的遵从和固执仍然使他“泛爱万物”的思想带有保守性和僵化性。而老子则突破了固有思维的局限和约束,成为一位

6、体制外的改革者和创新者。“道”既是他形而上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又是他形而下的治世原则。钱穆教授指出,“道”应有一个向往的理想与目标,并加上人类的行为与活动,来到达完成此项理想与目标者始谓之道[3]2。所以,老子并不是单纯的超然于物外,而是从对现实社会的思索出发,提出了“道”这个可以解决社会纷争的方案。老子希望得到统治者的践行和维护,这显然是一种“积极治世”的人文关怀和入世情节,并非是消极避世、保全自身的价值观念。  二  在老子构建的道家思想体系中,“自然”这一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在老子看来,“道”和“自然”的内在实际是一致的,“自然”构成了“道”的核心内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强调“道”以“自然”为法则,“道法自然”意味着道是无所效法、是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它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它依靠一身自然而然的运行来生产整个世界。老子希望人们“复归于婴儿”4,去回归到人类最质朴的本然状态。这不同于落后和倒退,而是要求统治者少私寡欲,做到“知其文明,守其朴素”,使其“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让老百姓在其统治下,能够没有任何畏惧地顺从自己意愿的生活。“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