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

ID:24699109

大小: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1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_第1页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_第2页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_第3页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_第4页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穆时英:都市中恣意烂漫的印象画者  上海是个传奇的诞生地,更是可以肆意放飞青春的处所。在这个现代都市里,如过江之鲫的文学膜拜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陌生的异乡,蜗居在亭子间,试图一展身手。相对而言,穆时英似乎较为幸运些。上海就是他的出生地,甫登文坛便受到了缪斯女神的垂青,一切好像水到渠成,可他本人却似乎不甘如此顺遂,硬是将自己的写作人生变作了流星一样的耀眼与倏忽。他的升起与陨落恰好贯穿了上海黄金一般的梦幻1930年代,而他的小说创作则可以说是对这个东方巴黎的印象速写。既是印象速写,自然是免不了有些夸张的,这让沈从文觉得有些做作,不

2、真实,因此而言道:“‘都市’成就了作者,同时也限制了作者。”①不过,这个优美的乡村歌者大概还算客气的。其实,他们的美学风尚相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呢!正是在巨大的反差中,穆时英年轻的生命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了。    一  穆时英1912年出生于上海,家境相当优越。16岁这一年,家道突然中落,虽不至于困窘不堪,但从富裕之境跌至温饱状态,足以给这个少年相当的刺激。鲁迅曾经悲愤地设问:“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②作为长子,穆时英与鲁迅一样感受着这个巨变。所不同的是,鲁迅在中年以后

3、方才开始的新文学创作中进行了淋漓的国民性解剖,多年前的家庭变故做了沉郁文字的底子。穆时英则很快开始了写作,家变的郁闷与青春期的叛逆化作了文字上的狂野之气,这个并不熟悉劳工大众的青年于是能够在《咱们的世界》(1930)、《南北极》(1931)、《生活在海上的人们》(1931)等小说中生动描摹出地道的大众神气与口语,一时之间让左翼文坛大为震惊,认为出现了左翼文学的新秀。  然而,穆时英正处于信马由缰的年岁,哪里能够受一点约束呢?他的人生刚刚起步,文学事业更是如此,渴望尝试与改变的激情很快便在他的文字中显现了出来。在发表《南北极

4、》《手指》这些具有普罗风味的小说之后几个月,穆时英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引起了左翼批评家的激烈反弹。正是这一篇小说,标志着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对都市青年男女关系的新认知。  无论是友人施蛰存的回忆还是穆时英的闲谈都表明了一点:他决不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的国学之薄弱令人吃惊,但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隔膜也许倒是他能够自如进入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因子。大学时代的穆时英虽对国学不够精心,对日本以及西方现代作品却很痴迷。这些异域的现代派文字与电影等现代娱乐一起对这个都市成长起来的作家产生了巨大影

5、响。而这一切只有在上海才能奇妙组合在一起,造就了作家穆时英的横空出世。类似的情形在其他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等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再过10年,张爱玲亦是背靠了上海这座城,遗世而独立。  1932年5月《现代》杂志的创刊为穆时英提供了绝佳的文学空间,在施蛰存主编《现代》期间,穆时英几乎每期一篇,而且都是佳作,更有《公墓》《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PIERROT———寄呈望舒》这样的新感觉派名篇。  1933年在穆时英即将从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病逝了。在回眸父亲与故园的时候,真挚的忧伤爬上了笔端,小说《父亲》与《旧宅》便

6、是这种心情的纪念。父亲的死一方面让他失去了人生的庇护,另一方面又给了他始料未及的自由:这位大少爷成了一家之主,他可以如愿以偿地娶心上人了。1934年穆时英在花费了大笔钱财后终于娶舞女仇佩佩为妻。此时的穆时英似乎到达了幸福的人生顶峰,可惜幸福又是那样容易失去!夜夜笙歌、纵情娱乐的穆时英不仅将家业败光,与妻子的感情又出了问题。1935年8月夫妻分居,仇佩佩甚至远走香港。1936年4月穆时英追至香港,以剃发自毁形象的方式获得了妻子的宽容。  1935年2月穆时英开始担任《晨报》副刊《晨曦》主编。这在穆时英的创作生涯中应当被视作一

7、个重要事件。自此以后,他的小说创作越来越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散文创作,尤其是电影批评方面。他还介入了“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站在了左翼影坛的对立面,为此花费了相当的笔墨。作为新感觉小说家的穆时英似乎正在逐渐远去,散文家、影评人的穆时英的面目越来越清晰。  穆时英在港期间的生活是清苦的,战争又阻碍着归途。这个自称度过了“二十二年少爷,两年浪荡子,一年贫士,两年异乡客”③生涯的青年人患上了思乡病。1939年10月底穆时英带着家人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上海,但其政治身份却变得暧昧起来:11月他随汪伪宣传部长林柏生到日本访问,用

8、行动表明了他的“附逆”。1940年3月,穆时英担任《国民新闻》社社长,这是一份典型的汉奸报刊,专为汪伪政府服务。1940年6月28日傍晚穆时英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  生前的绚烂似乎随着死亡一并逝去了。然而,1972年,一位名为康裔的先生在香港《掌故》月刊发表文章对穆时英的“汉奸”身份进行辩白,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