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ID:24700219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梅丽(沈阳二零四医院110043)【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109-02【摘要】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的自然绝经,人群发生率约1%〜3%,且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卵巢早衰的病因不清,发病因素复杂,大部分卵巢早衰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了解卵巢早袞的发病因素,有助于预防并使其改善。【关键词】卵巢早衰遗传不孕病因POF的确切病因尚不

2、明了,可能为多因素引起。研究认为POF的发病机制括原始卵泡储备减少、卵泡闭锁、凋亡增加或减速、卵泡成熟过程障碍等。1遗传学因素10%的POF患者有家族史,可垂直传递。POF是一组X连锁的基因性疾病。它常伴有染色体重组、易位或单倍体变化。X染色体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如45,XTurner综合征及其变异体是最常见的POF病因。其他的一些X染色体异常如X三体,等臂X染色体,X短臂及长臂的部分缺失。涉及X染色体的平衡易位均可导致POF的发生。嵌合体的存在是POF的重要致病因素[1】。与生育相关的基因突变也是P

3、OF的原因之一。在常染色体上,己发现一组与POF有关的基因,毡括FSH基因、LH基因和FSH受体基因、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睑裂狭小基因、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基因等[2]。该基因组变异及基因产物可引起始基卵泡的凋亡和数量减少。2免疫因素有证据表明,大约20%的POF是由于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卵巢组织所致。免疫细胞的异常引起卵巢损伤或排卵时卵巢细胞进入血液,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免疫学研宄还发现,部分POF患者由于在体内透明带自身抗原的作用下,B细胞和T细胞被激活,使免疫系统产生抗透明带抗体,可直接

4、或通过抗体作用于卵巢组织,使卵巢细胞损伤,发生POF。3先天性酶缺陷卵巢缺乏17-羟化酶及17,20碳链裂解酶等激素合成关键酶,可致雌激素合成障碍,FSH反馈性升高,出现POF[3】。另外POF患者常伴有高半乳糖血症,卵巢缺乏17—羟化酶及17,20碳链裂解酶等激素合成关键酶,可致雌激素合成障碍,出现POF。4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促性腺激素FSH、LH及其受体的传导缺陷可引起POF。早期的研究发现,部分POF患者卵泡并未完全衰竭,但对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缺乏反应。5外界因素放疗和化疗。当卵巢受到的直接照

5、射剂量1.5〜8.0Gy吋,约50%〜70%的15〜40岁妇女出现卵巢功能衰竭,>8Gy时,几乎所有育龄妇女的卵巢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爱[4】。6盆腔手术40岁以前切除一侧或部分卵巢,造成的部分卵巢组织功能丧失可导致POF。近几年研究显示,一侧卵巢切除后,卵巢分泌的激素下降,使垂体分泌的FSH升高,另一侧卵巢发生POF或较早衰退的机会增加。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1)月经改变:闭经是POF的主要临床表现[5]。患者突然出现闭经,或开始月经规律,先出现月经过少而后期闭经。(2)雌激素缺乏:由于雌激素

6、低落,患者常诉潮、出汗、烦躁、抑郁、外阴瘙痒、性交闲难等围绝经期症状。(3)不孕:多数POF患者多因不孕,要求生育治疗。(4)相关疾病表现:POF可能同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甲减、糖尿病等。2体征:POF患者可全身发育正常,染色体异常所致的原发性闭经的POF患者第二性征发育差,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萎缩性阴道炎、生殖器官萎缩等相关免疫性疾病的特征。3诊断标准:患者具有以下3条则诊断为POF:(1)40岁前闭经;(2)FSH>40u/L;(3)E2<73.2pmol/L。治疗原则POF的

7、病因多种多样,对不同病因的POF应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替代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对有生育要求者,则应合并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卵巢早衰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恢复卵巢功能,正确补充性激素,防治卵巢激素缺乏引起的继发性健康损害,辅助患者实现生育等。0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1激素替代治疗可以任何吋期开始服雌激素。2诱发排卵部分POF患者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可恢复卵泡的正常发育,并伴随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3辅助生殖对要求妊娠的患者可利用借卵进行体外受精,用试管婴儿方法受孕。4早期治疗卵巢功能衰退

8、是一渐进过程,对出现围绝经期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査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者,应进一步查明病因。病因明确者,消除病因或启用卵巢保护措施。病因不明者,及早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参考文献[1】刁飞杨,徐琨,刘嘉茵.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卵巢早衰患者X染色体嵌合型[」].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0-23.[2】王一峰,欧汝强,杨宁,等.卵巢早衰表明血清抗透明带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的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2,(11)2:7〜10.[3】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