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1

咬文嚼字教案1

ID:24704525

大小:7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5

咬文嚼字教案1 _第1页
咬文嚼字教案1 _第2页
咬文嚼字教案1 _第3页
咬文嚼字教案1 _第4页
咬文嚼字教案1 _第5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教案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教案1[咬文嚼字教案1]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咬文嚼字教案1。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总

2、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

3、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介绍作者1、找同学介绍作者。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研习课文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总结:《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

4、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郭老改字若虚改李广射虎韩愈推敲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

5、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总结: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总结:(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五、找同

6、学读第3段。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教案《咬文嚼字教案1》(..)。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

7、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僧推月下门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僧敲月下门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

8、告诉我们什么呢?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