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ID:24710419

大小:6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甘晚芳(广丙梧州市人民医院广丙梧州543000)【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66-02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治疗危重患者快速心率失常的常用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但由于药物、机体自身等原因,使用该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8.2%[1]。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乂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因此,临床上使用该药物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总结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对心脏

2、术后使用胺碘酮注射液防治心律失常的患者资料,通过分析发牛.静脉炎的原因,针对其诱发因素,探索多方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预见性的观察和护理。现将我们对胺碘酮注射液能所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1.1木组心脏术后使用胺碘酮注射液防治心律失常的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5岁;上肢浅静脉输注29例,下肢浅静脉输注9例;浅静脉留置针置管(BD公司生产22G)31例,钢针7例。发牛.静脉炎19例,其中I级静脉炎患者11例;II级静脉炎患者7例;III级静脉炎患1例。1.2静脉炎的诊断及分级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

3、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定标准:I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111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2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1药物因素2.1.1药物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续的血栓行静脉炎的链式反应,而药典表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PH2.5〜4.0,该药物PH值是影响输液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1.2药物的浓度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

4、反应有关[4】,药物浓度越高,刺激性也就越大。临床上常使用静脉泵注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胺碘酮虽然稀释后静脉泵注入,但药物浓度仍较高,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输入也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5】。高浓度的药物短吋间内大量快速输入血管内,致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超过了苏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内膜受刺激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2.2机体自身因素解剖位置;肘窝、手腕等关节感觉迟钝,如有滲漏,早期不易被及吋发现;血管本身:因经常采血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也易出现外渗。2.3医源性因素2.3.1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输注

5、方法及不良反应未掌握。2.3.2操作人员穿刺技术欠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拔针后按针眼不准确,或按压吋间过短等引起药物外渗均可引发静脉炎[6]。2.3.3护士风险意识淡薄,未及吋巡视或巡视吋未仔细查看局部状况,致发生药物外渗吋不能及吋发现而引发静脉炎。2.4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来源于药液本身的结晶,输液器、不当的配药操作环节等。2.5套管针所致静脉炎是由于静脉留置针异物机械刺激及长期在同一静脉内输注液体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3预防措施3.1掌握药物的性质,在用药过程中,掌握好药物的浓度、输入速度及输液量,对高浓度胺碘酮均匀

6、缓慢的速度输入,采用静脉泵控制调节好该药的输入速度和入量,并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3.2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血流障碍,输液吋均可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3.3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个环节无菌操作;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的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输液完毕拔针吋,将患者肢体略抬高,用指腹同吋按压皮肤和血管两穿刺点3-5分钟。3.4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巡视和交接班制度;重视患者主诉,落实注射操作注意事项的告知,防止肢体过度

7、活动发生药液滲漏。3.5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药吋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掌握配药吋间,按规定现配现用,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3.6局部热敷法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给予热水袋(40-500)热敷穿刺局部,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缩短药物在局部停留吋间,从而减轻局部瘀血,减少静脉炎发生。3.7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正确选择套管针穿刺,冇效固定管道,并决定置管吋间。4小结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发生常冇发生,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炎的治愈仍然是一件棘手的问题,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