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

ID:24714028

大小:10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9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这是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两句流传最广的台词。第一句,点明结果;第二句,说明价值。在现实中,很多观众也表达了与小品中一样的困惑,如果真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到底扶还是不扶?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功到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困惑。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

2、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德焦虑,也暴露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关键词:老人跌倒扶不扶影响因素一、导言1.研究背景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判决结束后,彭宇一脸郁闷地站在法院门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

3、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这可能是最早的我们或者是媒体关注的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最早的事件,而这个事件到现在已经衍生了许多版本如“天津许云鹤事件”、“江苏如皋殷红彬事件”、“北京朝阳区扶不起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已经说明了“扶跌倒老人者反被讹诈”已经不单单是个别现象了,

4、“不敢扶跌倒老人”也不是个别现象了。看见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路上碰到需要救助的人,你会伸出援手吗?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功到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困惑。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德焦虑,也暴露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2.调查目的: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将触及人们道德敏感的话题进行理性分析,以此来引导人们对新闻媒体的报道

5、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大家的盲目情绪遮蔽双眼,并鼓励人们积极思考,怎么解决老人害怕在外面跌倒没人扶的问题。3.小组成员:胡新荣魏霞陈环环陈曼曼赵永鹏张乾二、研究方法、内容、理论设想1.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研究的资料分析方式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2.理论分析及设想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

6、互冲突。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现有某种行为(无论被动或主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但是现实生活中,“口是心非”这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也不在少数。社会态度有不同的层次,各个层次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不同。态度并非决定行为的全部因素,它只是行为的一种倾向性,即一种心理上的可能性态度只是行为的一种倾向和准备状态,但并非行为本身,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原因在于,决定一个人作出何种反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这些影响因素不能协调一致时,态度与行为之间就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在周晓虹教授编

7、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与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分别是:①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②社会规范。③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④情境压力。⑤价值与代价。我们以老人跌倒扶不扶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为设想,假定对老人跌倒持扶起态度的人群,在遇到跌倒老人时,其行为呈现出特殊性或者是与态度的不一致性,其没有去扶跌倒老人。以此展开调查,希望能以此为锲机,研究出导致其行为与态度的不一致的因素是什么?也即导致其不扶跌倒老人的真实因素是什么?3.调查内容:通过调查各类人群对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而进

8、行态度与行为的对比分析,找到其扶与不扶的真实的主客观因素。了解其态度与行为的相关关系,探索其行为选择的原因。然后在洛阳市高校和社区进行随机访问调查,了解其关于老人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