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ID:24714202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_第1页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_第2页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_第3页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司匹林的不同服药方式在川崎病后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韦皓(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后期治疗中的不同服药方式是否存在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90位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后期阿司匹林巩固'冶疗中(3〜5mg/kg·d)服药方式分为顿服组以及分次服用组,观察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顿服组患儿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分次服用组,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小剂量阿司冈林对川崎病的后期治疗中,可以顿服阿司匹林,能较快的恢复血小板,减少并发症以及患儿服药痛苦。【关键词】阿司匹林;川崎病

2、;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150-0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也是在儿科中较常见以及较为多发的疾病。自从1967年川崎首次报道以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现己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由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可以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所以,现在我们对于木病越来越重视,对于木病的研究在儿科中成为一个重点以及热点,对于木病的急性期治疗较为统一,也就是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大

3、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但在后期治疗中,如何能够尽快地恢复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以减少栓塞的风险和患儿的服药痛苦,尚未一致。木课题就川崎病后期维持治疗,也即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进行研宄。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将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按照1984年日木川崎病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90位患儿,男女各45例,随意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吋间、病情轻重程度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比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在两组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中,均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4、2g/kg)以及大剂量阿司匹林(30mg/kg·d)治疗,但在后续巩固治疗中,也就是阿司匹林减量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一组为实验组,也就是给予患儿顿服小剂量阿司匹林(3mg/kg·d),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冋样剂量阿司匹林(3mg/kg·d),但分为3次服药,按照研究指定时间lw、2w、3w、4w以及8w复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恢复情况。1.结果按照上述方法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服药方式,研究结果发现,顿服组病例在4w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达91%左右,明显优于分次服用组(66.67%)(P<0.01)

5、,恢复期病程缩短。两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恢复吋间见表1。从两组患儿服药后的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于4w内有91.11%患儿血小板可以恢复正常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并且冇统计学意义。从另外几个时间点来看,实验组患儿,顿服阿司匹林后,分别有2例患儿于lw以及2w出现血小板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也就是分次服用阿司匹林的服药方式下,lw以及2w内均未出现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3w时虽然实验组在顿服阿司匹林后较少恢复血小板正常,但是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两组患儿于8w内恢复血小板正常人数相当,但实验组患儿

6、恢复人数仍高于对照组,且8w内未恢复正常血小板人数实验组仅有1人。各组阿司匹林治疗临床效果详见表2。2.讨论对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也就是川崎病,0前仍较为统一的认为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本病在儿科多发,且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本病可能并发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损伤,如何有效的治疗川崎病,减少全身特别是心血管的血管炎症,人家仍在持续研究中。本病分为急性期限的治疗以及恢复期的治疗以及随访,B前急性期的治疗大家较为一致,仍沿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2g·kg/d)进行冲击治疗以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以及U服阿司匹林(30〜5

7、0mg·kg/d)以减轻急性炎症过程。但在恢复期的治疗过程中,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维持巩固治疗在川崎病治疗中己经达成共识,但如何进行阿司匹林维持治疗,也就是给药方式还没有一致意见。在本研究中发现,在4w吋,实验组也就是顿服阿司匹林组的患儿以及对照组也就是分次服用阿司匹林组患儿大部分血小板都恢复正常,但是实验组患儿恢复率(91.11%)也就是它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66.67%)(P<0.01),而在3w时实验组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儿(22.22%)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儿(8.89%),这说明在同样剂量作用下,患儿顿服

8、阿司匹林较分次服用能较快地进行血小板恢复,减少服药吋间,且实验组患儿于lw以及2w吋均有患儿血小板可以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并未出现,这也可以说明患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