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

ID:24719030

大小:14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16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_第1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_第2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_第3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_第4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生活与哲学》考点解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94】生活处处有哲学(Ⅱ)(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②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考点95】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Ⅱ)(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①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地、零散、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2、哲学是把零散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具有严密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方法论:用世界观做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3、供方法论的指导。【考点96】哲学的基本问题(Ⅰ)(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①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考点9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1)唯物主义:①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4、定意识。②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等同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①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②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考点98】社会变革的先导(Ⅰ)(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考点9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考点10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101】世界的物质性(Ⅰ)(1)自然界的物质性: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

6、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一方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3)总之,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能动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考点10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Ⅰ)(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7、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考点103】运动是有规律的(Ⅲ)(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

8、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