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

ID:24721126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9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_第1页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_第2页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_第3页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_第4页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案例研究摘要:初中电学难学、难教不光让学生和新教师感到头疼,连长期从事毕业班教学的老师也感到困惑。本文从师生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案例研究电学难学、难教的问题,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师也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学好电学。  关键词:电学;难学;难教;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1003-6148(2016)2-0021-5  1前言  初中电学作为物理学的起始学习知识,难学、难教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教师也感到头疼。苏科版物理教材相比较其

2、他版本的教材,将电学放在初三的第13章到第16章,而不是在初二学习。虽然说初三的学生在智力、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快速让学生跨入电学的大门,学好初中电学,为后续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收效甚微[1]。本文以相关教学案例,探究初中电学难学、难教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2教学案例分析  2.1用电器被短路,强扭的瓜不甜  案例1苏科版九下第13章的第一节被短路现象的教学(如图1)。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如果老师将一根导线接在这个正在发光的灯泡两端

3、,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灯泡不亮了。  教师:为什么灯泡不亮了?  学生猜想。  教师:电流不经过灯泡,从正极出发,直接回到了电源负极。  评析由于电流本身是抽象的,对初中生来说很神秘,学生很难感知电流的流动路径。小灯泡被短路的实验中,学生只看到灯泡不亮了,学生虽然也猜想了,但对电流流动路径的认识是基于老师的说教,单调刻板,无法心服口服。造成了电学的入门困难,这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电学的信心,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建议学生在学完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之后,已经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流动路径,对电流已经有

4、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将用电器被短路的现象放在本节研究,将会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如图2,由学生亲自动手将三只灯泡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如果将一根导线并联在任意一只灯泡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会看到被并联的灯泡不亮了。灯泡不亮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实验发现的。学生自然对实验现象没有怀疑,主动去猜想为什么灯泡不亮了。教师再展示flash课件,模拟演示电流路径。比如,理解记忆灯泡被短路现象:把用电器比喻为消耗电能的老虎,电流比喻为我们,如果我们经过老虎,就会被吃掉,学生恍然大悟,电流当然不经过小灯泡了!  

5、2.2用电压表测电压的方法不清楚  案例2苏科版电压表使用的教学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自学完成信息快递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教师:电压表如何接入电路的?  学生:并联。  教师: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电压表的接法。教师演示电压表反接实验。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指针反偏。  教师:如果把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可以吗?  学生:可以。  评析教师的授课确已完成了教材中电压表使用的基本教学要求,但没有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更深层次的方法。一旦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所接位置改变,学生可

6、能会看不懂电压表测的是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也只是看到了电压表没有损坏,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学生由于缺少动手实验的机会,直接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仍然没有形成,需要教师在习题课中反复练习。貌似新课改,实际上还是走的应试教育的老路。并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只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为考试而学习。  建议电压表教学中多给学生布置有阶梯的实验任务。如图3,首先测量简单电路中灯泡L1两端的电压,然后将电压表的接线柱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C。观察电压表指针

7、的偏转情况,明白电压表不可反接的原因。再例如:2014年江苏宿迁中考试题的第9题(如图4所示),将电压表左边的负接柱沿着导线移动到L2的左边,电压表右边的正接线柱沿着导线移动到L2的右边,这样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就是并联接在了L2的两端,测L2两端的电压。注意:移动只能沿着导线移动,不可越过电源和用电器。  ■  图3学生实验任务电路图图4题图  2.3运用类比建构电阻概念  案例3电阻的教学,教材是通过直接给出概念,介绍电阻表示符号R和单位欧姆(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影响电阻的因素(材料、

8、长度、粗细)分组研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只通过白炽灯不通电时的电阻大约为100欧,而通电时电阻高达1200欧进行简单的比较。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也随之变大。有少数学生通过其他课外资料的学习,小声地讲半导体的电阻不是这个特点,但教师充耳不闻,继续介绍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评析电阻概念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直接告知学生,不作或只有很少地就如何改变电流作为铺垫,会对部分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