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ID:24721638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_第1页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_第2页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_第3页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_第4页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浅析探究性学习的误区单泾歌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动手、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施《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求异

2、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逐步内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的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颇,教学实践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存在许多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现简单剖析如下:  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

3、度的。在这里,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学内容,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以式题简便计算教学为例,当让学生尝试计算9+3时,班上75名学生有73名的计算结果都等于12。而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时却发现,尽管教师运用教具创设了

4、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多方诱导,但绝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仍停留在搬手指头上,少部分学生采用将大数记在心里再加上小数的方法,个别学生运用“因为10+3=13,9比10少1,所以9+3=12”,班上仅有一名学生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对新知的探究中,对未接触过的计算方法,无论怎样启发,都不会应用。因此,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即使学生

5、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也应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对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予以重点强调。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时,从复习-—导课-—新知探究-—方法形成-—课后小结-—练习讲解都是在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问答下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固然很好。但由于学生讲解对重点、难点把握不住,只介绍自己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对怎样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什么情况下直接设未知数、什么情况下间接设未知数、利用那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其他等量关系能否列方程、列出来又怎么解等问题

6、都未涉及到,教师不做必要的梳理、总结、提高工作,显然会影响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只能摹仿课本的例题解答习题,对于课后的延伸、拓展无所适从,而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只是做了优等生的陪衬。因此,要想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务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忽视教学内容和全员参与,走入一味强调小组合作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

7、得到帮助。在这里正确把握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动员全员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所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搞成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搞成公开教学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致使学生不会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词不达意,有的一言不发;有些小组各说各的、互不相干;有些小组在悄悄的嬉戏;有些小组一人做题,其他成员等待结果等等。这严重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无疑是纸上谈兵的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根本上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为了使

8、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小组每个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使人人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疑难共同解决,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