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

ID:24721806

大小:87.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综合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必修一综合练习一、基础知识(每题5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瞭望(liào)忧悒(yì)蓊郁(wěng)气氛(fèn)B、追溯(sù)独处(chǔ)肴馔(zhuàn)惆怅(chàng)C、蜿蜒(wān)嬉戏(xī)蠕动(rú)给予(jǐ)D、卓越(zhuó)百舸(gě)摇曳(yè)驯服(x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湍急怀揣磕绊搅绊B、饿桴蜉蝣嫉妒愤世嫉俗C、黯淡黯然艾蒿竹篙D、曙光署假潦草缭绕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2、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的人。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A、境遇渊博评语B、处境广博评语C、境遇广博批语D、处境渊博批语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B.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悲天悯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

3、重迁的愿望。D.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随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D、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6、下列文学

4、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之首篇。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C、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师说》中的名句。[来源:学§科§网]D、郁达夫的《江南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十七、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

5、世界填满不了十七、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B.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C.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D.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你读过《金缕衣》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8、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

6、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B.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诗人选择了有鲜艳的色彩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C.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失望来自爱,一种能滴血的爱,于是为之奋斗,于是有了收获。)D.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

7、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每题5分,共15分)两个李白(),过去有着较多的论述,发表于近期《文史知识》上的《李白与月》一文选择新的切入口,通过对“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和“月光世界里的李白”的分析,探讨李白性格的叛逆性与平民性,并阐述了作者对“两个世界,两个李白”的看法。作者认为,李白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抒情诗;此外,李白诗中还有另一个常见的主题:人生若梦。这两个基本主题贯穿着李白的大部分作品,从中我们看见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于感到没有出路而

8、忧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羁并对许多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世人皆欲杀”的“狂人”的李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