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

ID:2472252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_第1页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_第2页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_第3页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_第4页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警惕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学误区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中学思想品德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一些教师却存在着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及满堂问等误区。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误区;对策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课堂教学上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异化现象。认识上、观念上、理解上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思维过程教学  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观察、类比、实

2、验、抽象及推理等,发现研究对象的特征,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学生思维过程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的联系。教师不是教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5;二是误认为教师的思维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三是不敢暴露学生错误,忽视教学的陷阱,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做题时却错误不断。因此教师在备课过

3、程中,要强调学生新知识的探求和发现过程,注重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努力探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整合。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中总能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求,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误区二: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以“少练少讲”代替“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是新课改中最大的误区之一,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形式

4、主义。以“少练少讲”代替“精讲精练”。名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不讲或不引导学生学习。在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老师对课堂上生成的原生态的资源、情景不善于处理或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往往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要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也恐怕只能是“海市蜃楼了”。因而教师既要坚决改变过去的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搞形式主义,谈“讲”色变。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地把握“讲”的

5、作用,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思想品德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  误区三: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度为由,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5  新一轮课改实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将被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烂,总是拿来一些思维含量不高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看似师生互动频繁,但学

6、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提高,从表面上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实际上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这种满堂问的“问答式教学”与当前的主体教育思想格格不入,我们提倡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探索,以精妙的立体性提问代替繁琐的线性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愉快场所。  对策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研究,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5  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及其现代理论教育理念学习,认真钻研思想品德教学法

7、,思想品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寻找解题途径的曲折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坚持渗透思想品德思想和方法,要充分发掘教材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中所蕴涵的思想品德思想和方法,依靠思想品德思想指导思想品德思维,尽量暴露思维的全过程,展示思想品德方法的运用,大胆探索,以少胜多,这才是走

8、出题海误区,真正实现教育转轨的新途径。  对策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