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

ID:2472868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_第1页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_第2页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_第3页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100例住院病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观察组)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100例(对照组)作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极其转归。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45%,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为90%(P<0.05),而治疗转归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可指导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关键词】儿童;哮喘;C-RP水平;临床分析

2、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已被认为是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急性发作往往以接触过敏源、呼吸道感染为诱因,在临床中,困扰医生的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判断哮喘发作时存在的感染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尤其是对重度哮喘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能快速、便捷判断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有价值的是C-RP水平的测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儿童呼吸科住院患儿中按照实用儿科诊断标准[1]抽取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100例(观察组),年龄1~12岁,全部病例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

3、,并抽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100例(对照组)作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其转归。两组病人均由计算机随机抽取,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每例均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依据C-RP及血常规结果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考虑细菌感染才使用抗生素,并对两组病人进行抗生素使用率及治疗效果做比较。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7天以内咳嗽消失,喘息缓解,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显效:经治疗7天后气喘明显改善,无喘或

4、仅晨起有喘,听诊肺部湿啰音消失或有少许哮鸣音。无效:经过治疗7天后咳喘症状无改善,肺部仍满布啰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抗生素使用率见表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43%,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为9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P<0.05)。  2.2临床疗效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  2.3不良反应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对呼吸、心率、血压进行监测,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表1两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例)表2两组

5、临床疗效比较(例)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急性发作往往以接触过敏源、呼吸道感染为诱因,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往往遗传过敏体质对本病的形成关系很大,多数患者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和)食物(药物)过敏史,部分患儿伴有轻度免疫缺陷,发病与环境因素(如寒冷刺激,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吸入)有关,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感染。目前临床上能快速、便捷判断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有价值的是C-RP水平的测定。血清C-RP由肝脏合成,具有调节炎症过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

6、用。在急性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在4~6h内迅速增加,36~50h达高峰,峰值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尤其是细菌感染时其阳性率可达96%,它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因机体反应低下,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C-RP亦可呈阳性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C-RP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结合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成熟与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若上述各值在发病后24h内仍正常,则可以不用抗生素,若升高的C-

7、RP下降后又出现第二次升高,则应加大抗生素剂量。生物病原体对哮喘具有重要影响,病毒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儿童占80%~85%,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且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亦是半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使哮喘加剧不利于疾病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