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

ID:2473058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_第1页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_第2页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_第3页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_第4页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森欧外《舞姬》丰太郎的心理纠葛分析  森欧外(1862-1922年),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别号鸥外渔史,是日本著名小说家、翻译家、评论家。从小受到良好的国学、汉学和兰学教育,于1884年起赴德国留学五年。小说《舞姬》是森欧外登上日本文坛的处女作,发表于明治初年的1890年,同时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作品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年轻的丰太郎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是一个小官吏,从日本被公派到欧洲。丰太郎怀着一颗模糊的功名心,来到眼花缭乱、光怪陆离、充满自由空气的欧洲大都市德国的柏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旧

2、教堂前邂逅了女主人公――美丽、善良的德国舞女爱丽丝。故事从这里开始,以丰太郎与爱丽斯的相处为线,演出一幕幕丰太郎与爱丽丝从相知到相恋,再到后来丰太郎背叛爱情的经过的故事。细腻地描写了在明治时代初期,受到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影响、自我意识蒙?觉醒的明知新青年,在封建道德和官僚制度及周围尚未觉醒的同伴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追求自我,进而背叛感情的心理纠葛。  《舞姬》发表后不久,日本文艺评论家、小说家石桥忍月便发表同样以《舞姬》为题的批评文,向森欧外提出关于小说主题、人物,甚至作品的题目等方面的多种质疑。两个月后,森欧外发文进行了回应。虽然

3、最终没有得出论争的结论,但从那之后,文坛上关于《舞姬》的论争、研究从未停止过。我国国内日语界对《舞姬》的研究成果蔚为壮观。比如有森欧外的忏悔录之说,有“思想变革、自我觉醒”之说,也有不少爱情悲剧成因分析论、男主人公的形象论、森欧外的个人主义论和男权主义论,等等。  一、三处教堂的描写  《舞姬》用第一人称告白式的手法叙述故事,从主人公丰太郎的追忆讲起,宛如主人公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故事。小说开头便说道:“从轮船启航以来,已有二十多天了。……而我整日蛰居舱里,很少同人开口讲话,为一桩旁人所不知的恨事而苦恼。这恨事如影之随形,响之无声,无时不

4、在啃噬我这颗心,任什么也派遣不了。……”小说笼罩在一片痛断肝肠的忏悔的阴雾中开场。故事继续向前推进:乍置身于这座欧洲大都市的丰太郎,虽然五彩缤纷的都市景象让他神摇意动、眼花缭乱,但他暗自发誓:“纵然身处怎样的花花世界,我的心决不为它所动。”每日平静而单调地生活着。而作品中多次出现欧洲一座古老的教堂形象。  这座教堂隐现于灯火辉煌的大街背后昏暗的小巷里。每次望着这座几百年前的旧教堂,丰太郎“都要愣在那里,出神好一会”。或许这座古老的教堂显现出的幽静、肃穆的气势,给予丰太郎那颗不安分的、驿动的心几丝安慰。仔细找寻了一下,全文中教堂共出现了三

5、处:第一处便是上面提到的;每次望着这座教堂,丰太郎都要愣上一会儿;第二处仍是这座教堂,不同的是:在教堂门口,丰太郎发现了一位正在呜呜咽咽抽泣的少女,她――就是爱丽丝;第三处并非现实中的教堂,而是爱丽斯口中的教堂:丰太郎从俄国回来,爱丽丝指着在这期间做好的一幅襁褓,羞涩地说:“你不要笑我幼稚,等到上教堂去领洗礼那天该多高兴!”丰太郎与爱丽丝相遇在教堂前,如果说他们相识是教堂牵的红线,而教堂是神圣、纯洁的象征的话,那么毁灭这段爱情姻缘的丰太郎则双手沾满恶毒。本来如果丰太郎在面对天方大臣=权力的代表与爱丽丝=爱情的化身之间二者将选其一时,选择

6、的是爱丽斯的话,不久的将来,当他们的孩子将生,丰太郎与爱丽丝可以幸福地一同到教堂为孩子领洗礼,“那该多么高兴”正如爱丽丝所说,为他们牵红线的教堂同时也为他们见证爱情的结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爱丽丝与丰太郎没有走到这一步。这里引发笔者思索:在丰太郎的内心世界中,几个重要人物到底孰轻孰重?当几者出现矛盾,丰太郎会面临怎样的内心纠葛?又终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其选择的深层涵义又是什么?  二、丰太郎的心理纠葛  纵观整个作品,与主人公丰太郎有重要关系的代表人物包括:第一公使馆的人、伯爵、天方大臣、相泽谦吉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也即旧思想的代言人

7、。第二丰太郎的母亲,能够左右丰太郎思想及决定的重要人物。第三其恋人、德国舞女爱丽丝。这三组人物在丰太郎内心分别化身为:功名之心;感恩之心(包含思乡之情);软弱的爱情之心,可以将其称为“三心”。  太田丰太郎如愿奉命出国深造,渴望追求名利的这颗功名之心就要依附于这些王公大臣。不与他们处理好关系,不按章办事的话,丰太郎的前途、名誉就难以实现。另外,丰太郎“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虽然早年丧父,学业上却未曾荒疏”。这全得益于他的母亲。虽然文中并未用过多的辞藻渲染他的母亲怎样地含辛茹苦将丰太郎抚养长大、送入私塾、进入东京大学预科及考入东京大学的法律

8、系,但读者可以想象出来: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位乡下的妇人带着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两人相依为命,单是讨生活就很辛苦,却仍将这孩子从小送入私塾,并从日本顶尖大学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该是多么不容易。现实中,东京大学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