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课件

《日知录》三则课件

ID:24731901

大小:3.7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1-15

《日知录》三则课件_第1页
《日知录》三则课件_第2页
《日知录》三则课件_第3页
《日知录》三则课件_第4页
《日知录》三则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知录》三则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世致用经世:治理国事。其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付诸实用。其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其特点是,反对空谈,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实为宗”的良好学风。它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着力点,注重学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称亭林先生,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2、。参加抗清斗争,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清学”开山始祖——“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先生”。人物轶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仇家恨反清复明顾

3、炎武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国家是那些为君为臣的、那些当官的、有肉吃的人的事情,老百姓不用去管;保天下,才是每一个老百姓要努力的!清军入关后,对关内人口占大多数的汉人采取了高压的政策,汉人为了恢复自己的政权,而为对抗清政府的高压统治而自发展开的民间运动。为了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清政府颁布了“剃发易服”等政策,使汉人被迫脱掉汉服而改穿满人衣冠、强迫汉人发式改为满洲发式。面对汉人的激烈抵抗,清军在关内,尤其是江南等地展开多次屠城,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

4、等。此外,清政府还通过文字狱对汉族文人进行迫害。反清复明是清朝继而灭亡李自成,确立政权以后,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汉族政权的运动。其中有明郑在台湾的郑氏和清初朝鲜李氏王国的“反清复明”,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为了抵抗外族入侵,爱国人士纷纷行动起来,顾炎武与归庄等兴兵抗清,事败,其母绝食而死,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清兵入关后,顾炎武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

5、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以天下为己任,是顾炎武出发点。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反清复明失败后,顾炎武开始转向治学,他清醒地认识到理学崇尚空谈的危害,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的思想,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反对理学的离经叛道。顾炎武治学,并非纸上谈兵,且亦身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他晚年流寓秦晋之间,每出游,“以二马二骡载书

6、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他怀抱经世之才,不愿为统治者所用,常自己“小试”一番。他曾垦田于山东,畜牧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曾慨然叹曰:“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足怀也!”他漂泊北地25年,最终客死异乡。然其生活所资皆赖自我操持经营,财力有余,无需乞求,可见其非凡的经济才能。《精卫》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日知录》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

7、,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满清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恢复无望之时,他则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把精力放在了治学之上。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篇》“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何为”日知

8、”?“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