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

ID:24731905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材料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Q1:“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A1:欧洲各国和日本实力下降,而逐渐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美国和苏联两分天下Q2:“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杜鲁门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斯大林A2: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冲突。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Q3:为什么采取“冷战”?A3:①世界人民在

2、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幵战。材料:(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Q4:(1)“自由国家”指什么?“极权政权”“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A4: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影响Q5:(2)

3、材料表明了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A5:公开打出反共、反苏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材料:材料一:“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材料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

4、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工、逃亡和起义。Q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A6:优势: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劣势: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工匠劳动积极性低。材料: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Q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官营手工业相比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A7:①官营手工业的压制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材料:明清时期……棉花

5、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材料八: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Q8;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从明朝中叶幵始为什么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A8: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扩大;经营方式变化)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材料:明中后期,在著名的纺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

6、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清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了……新人教版教材P10『学思之窗』Q9: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有何特征,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局限?A9:变化: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特征: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局限性:①局限于某些地域和行业;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

7、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紐(zhang)三百下,散。——《唐六典》材料二: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Q10:分析上述材料,从经营的时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A10:“市”突破时间限制,夜市繁荣。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Q11:分析上述材料,政府对“市”的控制有什么发展变化?A11:控制越来越松,宋代商业活动不

8、再受到官吏直接控制。材料:外国“朝贡”方物,明朝政府“赐赉”礼品等方式进行的,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