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ID:24739225

大小:7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1页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2页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3页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口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比张丽梅河北港门集闭有限公司港门医院普外科河北秦皇岛066002【摘要】FI的比较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门和单做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做保肛术,研究组患者做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门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屮1例患者发生吻合门瘘,发生率为2°%,研究度患者临床屮10例患者发生吻合门瘘,发生率为20%,两

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34±6.98)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15±9.08>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回肠造门,可以降低吻合门瘘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临床屮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术.【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回肠造门;疗效【屮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1—02直肠癌是胃肠道屮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屮低位直肠癌的发生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学模

3、式的快速发展,术前辅助放、化疗被临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的低位直肠癌治疗屮,其临床疗效显著.新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缩小低位直肠癌肿瘤,进一步降期其至使肿瘤完全消退,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切除率,促进临床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1].但是临床屮术后吻合门瘘的发生率较高,值得被临床屮式.本文作者结合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低位直肠癌施行或不施行预防性冋肠造U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价预防性冋肠造UI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行保肛术中降低吻合U瘘发生率的临床

4、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作者结合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女性患者26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1.23±4.18)岁;肿瘤分期II期18例,

5、

6、

7、其32例;管状腺癌28例,乳头状腺癌12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3例.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女性患者23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44•17±5.06)

8、岁;肿瘤分期II期20例,111其30例;管状腺癌30例,乳头状腺癌13例,粘液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手术前给予中等剂量放疗40-46Gy,分次剂量每天2Gy,每周5天,连续放疗4-5周,放疗开始的同吋给予卡培他滨每天1250mg/m2,分2次口服,放疗结束活休息6周吋间进行术前血象常规检查,正常后进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手术操作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然后充分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在直肠拟切除术处试用肠钳钳夹,然后自肛门检査直

9、肠有残留肿物,经肛门用1%皮维碘溶液冲洗直达直肠,用切割器切断肠管,采用吻合器吻合,必要吋可以采用可吸收线腔镜下加强缝合,术毕留置引流管[2].1.2.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手术的基础上,行预防性冋肠造在距冋盲部15-20cm处末段,冋肠在右下腹壁行双腔造口,术后3~6月后行造UI冋纳.1.3判断标准①盆腔吻合口下方引流管引流出肠内容物;②进行消化道造影,造影剂流出;③经CT检查吻合口的周围出现积气,和肠壁不连续情况;④从肛门指检,吻合裂开;符合以上任何一项标准的即为吻合口瘘[3].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0、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吻合U瘘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吻合U瘘,发生率为2%,研究度患者临床中10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吋间(16.34±6.98)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吋间(23.15±9.08)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1临床吻合U瘘发生率对比(n=50)3讨论直肠癌月75%的位于腹

11、膜返折以下,属于低位直肠癌,临床治疗具有局部复发和能否保肛的难点,0前,随着吻合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但是吻合U瘘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临床治疗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同时,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