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ID:24745736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专业建设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原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图像技术等10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新的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主干学科,社会耑求预测,结合我院实际,我们将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定位为:以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力主线,融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为-•体,面向中小型企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基础知

2、识,基本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培养过程模式”三个方面组成。(丨)培养0标模式: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方向,以现代电子设计、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重要工具,构建以“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信息传输再现系统”两个方的宽口径培养目标;“信息传输再现系统”专业方向包括现代交换技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现代通信网、卫星通信、电视技术、微机通信与接口等;

3、“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专业方向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信息技术、图像处理与传输、数字语咅处理、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等。(2)教学管理模式: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以选课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为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对教学管理的检验与督促作用。(3)培养过程模式:以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根据市场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现基础理论与工程应川的统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突岀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本,坚持培养过程的个性化

4、。2.专业建设发展目标与规模(1)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实现专业教育与教学模式rti本科应用型向本科创新型的过渡,在五年时间内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院级重点专业,并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达到优良水平。①构建“知识一能力”并行教育模式。根裾市场需求,改革与重构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实现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统一,加强现代电子设计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有机融入。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上更加合理。③加强学科建

5、设,夯实学科基础,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积极申报并承担科研和教研教改项目。④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实验室建没和教学基础没施建没。⑤建立稳定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并行体系。加强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实践教学叫年不断线”改革思路的圆满实现。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稳步发展,保持本专业的鲜明特色。⑦确保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髙质量,确保毕业生德智体美全而发展、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达到90%以上的就业率。(1)专业规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今后5

6、年的时间内,师资队伍、学生人数和办学条件达到一定规模。①师资方面,培养、引进本专业高水平、高职称学科带头人,有“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信息传输再现系统”两个二级学科方肉的学科梯队。②保持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50人左右。③在确保基础实验、教学设施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力争建成学院一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系统。④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2个现代大中型校外实习基地。⑤配合学科建设,建好一个有较髙水准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资料室。(2)专业建设的分阶段性建设目标为了实现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必须分阶段性建设目标,每阶段

7、着重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建设和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①2011年12月以前一一实现专业建设0标的第一阶段。第一: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的生师比达到20:1,主讲教师中高职称比例>30%;55岁以下岛职称教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比达100%。硕士研宄生以上的学历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屮的比例应该大于50%。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培养计划和得力措施。第二:人j培养建设。将四年培养期划分成八个模块,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始终,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成为有机整体。第一模块:职业岗位认知培养,

8、时间2周左右(第一学年初)。结合入学教育,邀请企业相关岗位技术骨干介绍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的需求标准,使学生对未來工作岗位建立初步印象,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第二模块:基本知识及技能培养,吋间36周左右(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进行数学、英语、电工、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学习及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