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

ID:2474742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_第1页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_第2页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_第3页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_第4页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因素1绪论1.1研究背景社会交往问题,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社会交往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今日的校园里,大学生作为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栋梁所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的意愿和能力较高,但他们也较容易受不良环境和问题的影响,据一项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持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问题者占被调查者问题比例的首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更

2、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现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直接接触和磨合的经历。另一方面在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许多新生在入学前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使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研究并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在ail等新兴交往方式正逐渐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交往目的和动机

3、方面,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自身条件,他们文化层次高,生理、心理趋于成熟,重感情、好幻想,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追求平等,注重精神,突出情感(王丽萍,1997)。高湘萍、崔丽莹(2008)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在当代主要表现为:找朋友、觅知音、宣泄情绪、倾吐心事、获得安全、摆脱孤独。6研究结论本文以wz大学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问卷和访谈,分析了wz大学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别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探讨。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4、,针对问题群体,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小组,论述了如何运用小组工作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6.1个人和环境—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引发孤独感和不适感,个人心理的剧大变化和环境的差异让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与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群体等微观环境有着经常性的互动,这些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影响较大,也较为直接。

5、在这些因素中,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问题较为关键。(1)在社会认知层面—错误的价值取向。首先,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由于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校园竞争让很多大学生暗地里展开了各种较量,导致人际紧张。(2)在学校层面—教育的偏差。大学生在人际认知上的偏差及处理人际关

6、系技能的缺失是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内在根本原因。在学科教学中,除与人际关系学相关的专业外,学生很难获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上的指导。在宿舍管理中,学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遵守纪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而对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不够重视,往往不作深入了解,未从根本上解决宿舍、班级内人际关系的问题。(3)在家庭层面—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对于年轻一代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任何人几乎都无法摆脱家庭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就理论上说,家庭环境的优点,会成为促进子女成才的积极因素;其缺点则会成为子女成长的障碍。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子女人际

7、关系不良。(4)在个体层面—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自己能够清楚地认识环境、了解自己,认为自己已经给予别人足够的平等与尊重,但却发现人际交往仍存在种种困难。这是因为个体的认知、情感、性格等主观因素影响了个体对别人的认识,正确的认知、恰当的情感反应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决定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6.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的有利视角笔者认为,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往往是家庭、学校、社会互动问题的一部分。因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干预,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协同努力,需要学校

8、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契合。然而目前学校、家庭、社区体系之间存在脱节,学校辅导多停留在校园,较少连结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三方各自为政,以邻为壑,责任不清,最终导致学生出现问题后,学校辅导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暗示”家长解决、“鼓励”问题学生转学,学生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潜伏更大危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它不仅关注家庭、学校、社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