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

ID:2475037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1页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2页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3页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4页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文/郑麒麟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最好的“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提出几点看法:一、

2、重视空间分布,建立联系线索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像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像,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例如:七大洲和四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二、加强读图用图训练,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

3、信息。学生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必须加强地图意识,学会读图、用图。具体对策有:1.地理知识随时与地图结合,在复习时用好地图。在地理复习中将所涉及的地名——落实在区域地图上,同时注意地名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地图将抽象信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利于促进记忆,增加兴趣。同时,由于地理要素集中在一幅地图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也能凸显出来,有利于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2.了解区域图像要领,掌握判断技巧。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勤看图,还需要会看图。区域图像的判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图名、经纬度区域轮廓确定具体区域;②判断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总体

4、分析;③读取图中地形、河流、等值线等信息以及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④逐一分析图例,图例中的许多信息可以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⑤扫描自己储存的地理知识点,根据自己对区域背景的了解分析,得出相联系的基本知识点。3.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养成忆图、画图的习惯。注意时时回忆地图,并在区域地理复习时尝试绘制简图,建立区域概念。通过简图能有效把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相互联系,突出主要信息。绘制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要基本准确,相对位置要准确,简明扼要,把握关键。三、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区域地理是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复习区域地理,重

5、要的就是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并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四大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也应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气候区、全球地形分布。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该地区所独有的特征。区域差异是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6、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以便“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国土开发整治或改造措施,并进而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及有关政策法规。这是复习中国地理应该注意的。世界地理则应注意各大洲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或整体性,并了解资源分布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如对当前世界中的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应掌握一二案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学会方法,切忌堆砌大量所谓热点焦点,进行猜题押宝,那是与“以能力立意”的

7、命题思想背道而驰的。四、用比较性思维甄别区域差异使用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差异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寻找出知识间的共性和个性。比如学习气候时,为了对气候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可以选择我国的气候为中心,与其他地区气候多次对比来达到目的。与日本气候相比,由于我国东部、日本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之间势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都形成季风气候。但日本是岛国,受海洋影响更大,因而海洋性显著——年温差较小,降水量丰富且较均匀,而我国东部则是季风性显著。如果再与南亚相比,我国广州与印度加尔各答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加尔各答

8、为热带季风气候。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气候的形成不仅受纬度影响,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与北非地区比较,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非地区都位于30°N线附近,为什么北非地区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