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

ID:24750744

大小:1.0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1-15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_第1页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_第2页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_第3页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_第4页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中学生可否带手机到学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可取吗?玩一下,有书挡着,老师看不到的……我只是课后休息一会,玩一会手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子有的是办法!!!!我这是劳逸结合……睡前我再瞄瞄……不给买手机,老子吓吓爹妈……http://baidu.ku6.com/watch/5378079597136497607.html?page=videoMultiNeed手机,英文为mobilephone或cellphone。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丁·库帕1973年申请专利注册,1985年发明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

2、。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辩一辩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

3、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利的方面: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1.影响学生良好品

4、质的形成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

5、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弊的方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手机短信,

6、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

7、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

8、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3.扰乱课堂纪律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