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

ID:2475499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论文把课堂打开,让生活进来——浅议如何让品德课堂有效回归生活 【摘要】品德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创新教材,利用生活事实、利用生活中的镜头,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构建一个回归生活的课堂。生活的品德课程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以活动化的形式、体验性的学习给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生活的品德课堂还需要教师合理评价,把品德渗透到生活中去,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课堂。【关键词】生活课堂教材创新师生互动评价合理品德源于生活,也为了生活。鲁洁教授曾说:“如果将这门课程的性质作为一种过程性的以儿童为主体的表述,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过程。”而在

2、实际课堂中,我们纯真的孩子很“善良”、很“训练有素”,课堂上竭力“配合”老师,口头教条头头是道,却未必有自己的真情实感。陶行知老人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需要回归生活而非空洞的说教,需要真实的生活而非熟视无睹的大道理,需要带着问题走向生活而非带着思想去寻找典型。一、在教材创新中构建生活课堂由于教材叙述生活是“由繁到简”的过程,对琐碎的生活事件提升概括,往往比真实的生活要抽象。再加上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全国儿童的,祖国疆域辽阔却区域鲜明,所以我们需要把教材中的知识还原为贴近自己地区孩子生活的人

3、和事,把教材中抽象化的内容细节化、情节化,努力实现“还原生活”的功能,与自己课堂的孩子匹配。因此,在教学之前,我在认同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教材。1、用生活事实激活生活课堂德育主要是解决“知不知”、“信不信”、“行不行”问题,但如果我们靠说教,学生会感觉到你在教育他,即使苦口婆心,也很难让他产生坚信的感受,我们品德的教育应该是“无痕”才能打动人。生活事实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是最有说服力也是最能拨动学生内心的教育资源。教师如果能善于利用和抓住身边的事实,那品德课堂能有效回归生活。例如我在教《平安回家》时,我举了20

4、10年我们全国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每50秒就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我们一节课不到时间就会有一个人在交通事故中死去,在一年中仅仅我们中小学生就有4000多因交通事故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当学生听到这些真实的具体的数据时,他们不禁发出了唏嘘的声音,他们的内心涌起了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啊!生活的数据,比老师苦口婆心更能使学生的内心烙下“注意交通安全”的种子。2、用生活镜头创设生活课堂课文的插图,教材的例子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很多时候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经常通过拍摄学生的镜头,感受零距离的教育。例如我在教《我劳动我快乐4》之前,对

5、学生的劳动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孩子没有学校外的劳动经历,他们缺少劳动体验。“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劳动场面天天可以看到,天天可以做到,但学生却熟视无睹,没有形成清晰的意识,没有“主人”的感觉。于是,我决定活用教材,摄取生活镜头,用生活镜头来观察劳动,用真实的镜头来唤起学生劳动体验。我用数码摄像机拍自己班的同学参加街头公益劳动的情景,拍街头群众客观评价孩子劳动的语言,熟悉的生活情景,是最好的教材,镜头从感性上为学生了解社会架设了桥梁。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与课程产生了共鸣,拉近课课堂,使课堂回归了生活。3、用多媒体营造

6、出有感染力的生活课程品德教育应该是一朵浪花推动另一朵浪花,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在品德课上,我经常使用多媒体。如在教学《我劳动我快乐》时,在课的结尾处,我播放《劳动最光荣》,屏幕中缓缓出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场面,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动情,一边明理,情理交融,把大家的情感推向高潮。二、在师生互动中构建生活课堂新课标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老师努力与学生一起共同建构生活的课堂

7、。1、活动化的形式,生活化的课堂品德课堂,老师不再仅仅依靠直接讲授来进行教学,学生也不再仅仅“录音机”,活动化是课堂的主要形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观察、调查、讨论、操作、游戏、欣赏、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社会生活。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人或环境发生接触和相互作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并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实现德育的过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这一课时,考虑到我们学校处在一级公路边,班级中三分之二的学生上下学都要横穿马路,于是我就采用情境模拟的形式,把生活中的

8、马路请进课堂。我在教室中间画了双向车道、非机动车道、斑马线,安排了几个同学扮演卡车、轿车、骑自行车的人。上课的时候请平时回家横穿马路的同学过车川流不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