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ID:2475853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_第1页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_第2页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_第3页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_第4页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汤建华李祥张世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创伤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0例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前入路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后入路手术的患者64例。结果前入路手术治疗效率为90.8%,后入路手术治疗效率为100.0%,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

2、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更好一些。.jyqk进入,撑开小肌前中1/3以及股外侧肌前1/3处大转子止点上下4cm范围,并且在大转子止点处向前切断,之后牵开,尽可能切除髋关节囊。最后缝合;后入路手术操作:采用改良Gibson入路,经过臀大肌前缘,分离臀大肌与臀中肌,用电刀部分松解臀大肌股骨止点,便于股骨前移,尽量避开股深动脉的小交通支。之后轻度内旋髋关节,显露梨状肌及联合肌腱在股骨附着处切断并用非吸收线标记。在股骨颈下后方后髋关节囊与股方肌之间放入S形拉钩,向下拉开

3、股方肌纤维暴露后关节囊,切除病患。最后缝合。在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进行髋关节CPM功能的锻炼,并且设置髋关节初始活动角度为30~45°,之后每天按照5~10°进行增加;在术后第3天协助患者进行半卧锻炼,注意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髋关节屈曲超过90°;在术后第4天进行臀大肌的收缩训练;第5天进行肢体外展与内收训练。非生物固定患者在术后1周就可以离床,在不负重的基础上扶着双拐行走;在术后2周可以进行臀中肌功能锻炼。生物固定患者在术后第3周可以离床,在负重的条件下,扶着双拐行走,以患者不疲劳为宜。1.3观察

4、指标对比前入路与后入路术后的Harris得分以及治疗效果。术后改善得分就是手术前后Harris得分差值与术后Harris得分的商。两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为:无效,指的就是Harris改善得分低于30%;有效,指的就是Harris改善得分在30%~75%之间;显效,指的就是Harris改善得分高于75%。1.4统计方法临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Harris得分对比,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

5、用χ2检验。2结果2.1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Harris得分对比同术前对比,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Harris得分均有所改善,后入路手术Harris得分改善较为突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前入路手术无效率为9.2%(7/76),有效率为46.1%(35/76),显效率为44.7%(34/76),总有效率为90.8%(69/76);后入路手术无效率为0.0%(0/64),有效率为48.4%(31/64),显效率为51.6%(33/64),总有效率为10

6、0.0%(6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在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方面,髋关节置换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术后治疗效果与康复情况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一般而言,髋关节主要就是利用其静力与动力的稳定结构发挥稳定作用,关节内外的韧带与关节囊结构能够适当增加静力的稳定性,

7、而动力稳定结构指的就是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强度与抗张力强度[1]。要想确保髋关节术后功能可以得到快速回恢复,就一定要重视软组织平衡,所以,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尽可能保证静力与动力的平衡,减少其破坏作用[2]。进而针对此类情况而言,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这样才可以髋关节在术后的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存在着很多的手术入路方式,均具有着各自的特点,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一,前入路手术方式[3]是髋关节置换术中比较常用的手术入路方法,也是一种最早的手术入路方法,因为

8、需要对股骨大转子截骨或者离断腹直肌,在术后需要很长的愈合时间,如果不能很好的愈合,就会对髋关节负重以及外展功能产生影响,并且对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运用前入路手术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术后愈合不好,就会增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难度,进而影响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二,外侧入路手术方式[4]尽管是在前入路手术方式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但是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运用此种手术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