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

ID:2476198

大小:2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6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_第1页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_第2页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_第3页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_第4页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形成性考核作业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代码110035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专)学号姓名班级评阅教师第1次作业共4次作业江苏开放大学作业内容:1.三力汇交于一点的力系一定是平衡力系这句话对吗?你是如何理解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解答】1、不对。原因:三力汇交一点是平面汇交力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是所平面三力汇交力系,若平衡,则三力必须汇交一点,但三力汇交一点不一定平衡。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解答】常见约束有:①柔性约束由绳索、链条、皮带等所形成的约束称为柔性约束。柔性约

2、束只承受拉力,不承受压力。方向:约束反力作用与连接点,方向沿着绳索等背离约束物体。②光滑面约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摩擦不计,这种光滑表面所构成的约束称为光滑面约束。方向:总是沿着接触表面的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法线方向运动受到限制)。③铰链约束由铰链构成的约束,称为铰链约束。铰链约束限制物体在X、Y方向运动,转动方向运动不受限制。a.中间铰链约束中间铰链约束结构,中间铰链约束反力一个力,一般约束力方向不确定,约束反力方向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NX和FNY表示。b.固定铰链约束固定铰链约束结构,两个构件

3、中有一个固定,称为支座,所以这种约束又称为固定铰支座约束。一般固定铰链约束的约束力方向不确定时,约束反力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NX和FNY表示。c.活动铰链约束活动铰链约束结构,支座可以移动,这种约束只限制一个方向的移动。约束反力方向为作用在铰链中心,并垂直于支撑面,指向一方。④固定端约束固定端约束又称为插入端支座,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约束。固定端约束限制了被约束构件沿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所以在固定端A处约束反力有约束反力FNX和YNY及约束反力偶MA。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是什么?通过对简

4、化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解答】力系简化是指用一个最简单的力或力系代替复杂的力系,简化的目的是推出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是一个主失和主矩。可得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是主失和主矩均为零:即:,由此可得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为:4.简述提高梁抗弯强度和刚度的措施。【解答】一、提高梁抗弯强度主要措施:1.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所说合理的截面形状,就是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抗弯截面模量的截面。一般情况下,抗弯截面模量与截面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横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较多材料配置

5、在远离中性轴的部位,便可获取较大的抗弯截面模量,从而降低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而另一方面,由于弯曲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直线分布,当离中性轴最远处的正应力达到许用应力时,中性轴附近各点处的正应力仍很小,而且离中性轴较近的区域所承担的弯矩很小。所以,将较多材料配置于远离中性轴的部位,也会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设计梁的合理截面时,还应考虑材料自身特性。对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相同的塑性材料,宜采用关于中性轴对称的截面,如图(1)所示。图(1)图(2)而对于抗压强度高于抗拉强度的脆性材料,则最好采用截面形心偏于受拉一侧的

6、截面形状,以使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大于最大拉应力。如图(2)所示。2.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一般情况下,梁内不同截面的弯矩不同,在设计等截面梁时,我们针对最大弯矩所在截面进行设计,这样,除最大弯矩所在截面外,其余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均小于或远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材料强度均未得到充分利用。鉴于此,为了减轻构件重量并节省材料,工程上,常常根据弯矩沿梁轴的变化情况,将梁设计为变截面梁。弯矩较大处,采用较大的截面;弯矩较小处,采用较小的截面。从强度角度考虑,理想的变截面梁应使所有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均相等,

7、且趋近材料的许用应力,此种梁称为等强度梁。图(3)图(4)图(3)所示的阶梯轴为近似的等强度梁,图(4)所示梁,则为等高等强度梁。等强度梁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构件,但加工制造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工程实际中,常常将弯曲构件设计为近似等强度梁。1.改善梁的受力状况合理安排梁的约束及加载方式,可以降低梁内的最大弯矩,从而减小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这是提高梁强度的另一措施。图(5)如图(5)(a)所示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梁内最大弯矩为ql2/8。若将两端铰支座各向内移动0.2l(图(5)(b),则最大弯矩为ql

8、2/40,为前者的1/5。又如,图(6)所示简支梁,将集中载荷P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集中力P/2作用于梁上,则降低了梁内最大弯矩值。由此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约束及加载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梁内的最大弯矩。图(6)完成日期:评语:得分:评阅时间:评阅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