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

ID:2476761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_第1页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_第2页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_第3页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_第4页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重史实 突出综合 强调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注重史实突出综合强调创新——评1999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及学生答卷适应于21世纪社会和高校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配合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启动,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保持近几年来历史高考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学科主体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的考查方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对试卷结构作了调整,体现了注重史实、突出综合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加强学科联系和强化文字功能等特点。这对今后高考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深远影响。一、试卷评析纵观1999历史高考试题,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和特点。1.试卷内容调整题型设计简约试卷

2、内容和题型的调整,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表现。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试卷结构和题型设置方面有了较大变化。表一1998年和1999年试题题型结构、内容结构之比较题型年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合计分值比例分值比例分值比例比例题量单选1998年128%2114%1812%34%341999年1610.7%3221%2617.3%49.3%37多选1998年96%1510%64%20%101999年00000000材料1998年002416%128%24%31999年117.3%138.7%128%24%3问答1998年171

3、1%001610.7%22%21999年138.7%149.3%138.7%26.7%3合计1998年3825%6040%4234.7%100%491999年4026.7%5939.3%5134%100%431999历史高考试题,在内容和题型结构上的特点是:第一,基本符合今年《考试说明》的规定,在题量和分值比例上对中古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作了微调,中古史高出规定比例2.5分,这从命题的随机性来说是允许的。第二,适度调整了客观主观题的比重。将1998年的81分、占全卷54%的客观题降为74分、约占49%;将69分的主观题扩

4、大为76分;同时提升了问答题的分值,由33分增为40分。这种变化,符合国家教委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综合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要求。第三,题型设置大大简约。在命题研究和命题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题型设置应充分体现简约的原则,今年又取消了师生普遍厌倦而思维含量过低,区分度和难度不易控制的多项选择题。整个试卷由单选、材料解析、问答三种题型构成,这是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历史高考最简约的试卷。试卷简明、利落、长度适中,命题专家所企盼的“题型与题目内容完美结合”的理想目标基本达到了。这也为能力考查和思维扩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此外,在知识考

5、查覆盖率和政治、经济、文化比例方面也略有调整。以章计算,1999年覆盖率是59%,比1998下降了2%。政治史的比重也略有增加,文化史比重有了明显降低。这些微调,符合1999《考试说明》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2.依托教材突出史实在考查内容方面,今年的试题体现了对教材的依托,突出了对史实的考查。题目不偏不怪,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情景设计,人为提高理解难度等现象。大量的题目是考查知识的准确记忆,仅从选择题来看,这方面的题目达14道。其他题型中,也适当加大了史实考查的含量,通过直接、间接或隐含等考查方式,从质和量方面

6、,强化了对史实的考查。试题的这一变化,对于廓清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迷惘,纠正高考复习忽视史实、过分强化虚假能力等做法是必要的。应该看到,在能力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知识和能力关系上,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定误区和偏误。例如,有的题目设计与高中教学的要求严重脱节,失却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有的题目过分强调理论认识和理论概括,史实含量低,人为割裂了能力与知识的有机关系;还有的过分强调情景的重新设计,由命题者的一家之言取代了公认的定论,使之成为近似文字游戏之作。在高考复习中,大搞题海战术,冷落了教材;形成了教学中

7、竭力拔高的现象,客观上强化了应试倾向。对这些弊端,命题专家已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刘péng@①在有关文章中曾作过专门阐述。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也曾提出,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这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1999高考的这方面的变化,不啻是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提醒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教材和史实的掌握,摆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真正做到二者的并重。3.加大思维力度强化创新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向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有创新和革新意识。有无创新能力,是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

8、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加大了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很多题目都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立意、命题,题目的要求和设问灵活,有利于考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分值最大的“洋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