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ID:24774461

大小:49.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5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密山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密山市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步伐,结合《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使我市以“一奶三肉”为重点的畜牧业有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养殖科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本规划。一、规划编制的背景一是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市是产粮大市,有丰富的粮食,秸杆资源和农副产品,年产粮食5亿多公斤,每年有近3亿公斤左右的粮食可做养畜饲料,年产秸杆6亿多公斤,目前利用率不足25%。如大力开发农田秸杆资源通过“三化两贮”技术,秸杆养

2、畜潜力是很大的。二是有发展基础。辖区内的完达山乳品股份有限公司8511事业部的龙头为牵动的以兴凯镇为重点的奶牛已渐成规模,龙头企业形成了优势品牌;市、级、村三级防疫、繁改、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已形成,可为畜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具有口岸优势,我市毗邻俄罗斯,具有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地缘优势。四是领导重视,全市各级领导都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来抓,为全市畜牧业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组织和物质保障。二、指导思想12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3、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产业增值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率先在农业中实现现代化。三、发展目标(一)畜牧业生产指标2010末全市奶牛存栏8126头,肉牛饲养量9.1万头,生猪饲养量46.5万头,羊饲养量26.3万头,禽饲养量333.5万只到。到2015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0850

4、头,年均递增6%;肉牛饲养量达到12.5万头,年均递增6.5%;生猪饲养量达到52.8万头,年均递增4.6%。羊饲养量达到33.4万只,年均递增4.9%;禽饲养量377万只,年均递增2.5%。(二)畜产品产量指标2010年末全市肉类总产量2.76万吨,禽蛋产量0.31万吨,鲜奶产量1.05万吨。到201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3万吨,年均递增9.3%;禽蛋总产量达到0.35万吨,年均递增2.6%;鲜奶总产量12达到1.4万吨,年均递增6.1%。(三)畜牧业经济指标2010年末,畜牧业产值10.95亿元,

5、人均收入2374元。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5.37亿元,年均递增7.0%;人均收入达到3360元,年均递增7.2%。实现上述目标,畜牧业基本形成了农村经济的独立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了富民强市的目标。三、生产布局发展思路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以发展奶牛为骨干,以肉牛、羊为重点,积极发展肉猪、家禽和经济动物饲养业。(一)自然经济区布局:依据我市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我市各自然经济区的畜牧业发展重点和发

6、展方向。1.北部低山丘陵区。要利用草原面积多、秸秆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肉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毛皮类经济动物,在积极扩张群体规模的基础上,要加速品种改良,提高质量,加快草原改良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生产水平。2.中部山前漫岗区。要利用交通方便,距城镇近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舍饲为主的奶牛、肉牛、生猪、家禽饲养业。123.中南部穆棱河冲积平原区。要利用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奶牛、水禽和生猪生产。4.南部丘陵低平原区。要利用耕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奶牛、肉牛、羊、生猪、特种养殖综合开发生产基地。全部实行舍饲

7、饲养。5.城镇郊区。以满足城镇市场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大力发展城镇消费型畜产品,加大精深加工比例,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肉、蛋、奶的供给水平。(二)畜产品重点区布局:根据各乡镇资源优势,地缘、交通、基础建设等条件,重点建设好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家禽五条生产带。1.奶牛生产带:要加快奶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距乳品加工企业近,收奶半径短的周边乡镇的奶牛生产。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东部奶牛主产区、中西部奶牛生产线和东部奶牛生产线为主导的奶牛生产“一区二线”发展

8、格局。奶牛生产带中“一区二线”奶牛存栏占全市奶牛存栏的60%以上。(1)东北部奶牛生产区:以兴凯、裴德为主体依托完达山乳品加工企业近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建成全市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2)中西部奶牛生产线:以方虎路12、哈东铁路沿线的密山镇、连珠山镇为主体,采取引繁结合措施,加速扩大群体规模,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建成全市优质奶源基地。(3)东部奶牛生产线:以柳毛乡、杨木乡为主体,充分利用半山区和秸秆饲料多的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