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

ID:2477778

大小:5.7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6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_第1页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_第2页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_第3页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_第4页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流花湖公园调研报告班级:11城规1姓名:夏喆学号:201130450114目录一、简介…………………………………………………01摘要…………………………………………………01二、历史沿革…………………………………………………01三、区位…………………………………………………01四、交通分析…………………………………………………02五、功能分区分析…………………………………………………02六、景观分析…………………………………………………04(一)各景点分析…………………………………………………04(二)铺装分析…………………………………………………1

2、0(三)绿化分析…………………………………………………12(四)景观设施及小品分析……………………………………13(五)生态设计…………………………………………………16七、使用者建议…………………………………………………17八、结束语…………………………………………………18一、简介流花湖公园位于东风西路以北。相传是晋代芝兰湖的旧址,因湖东北有南汉古迹流花桥而得名。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现占地54.45公顷,其中

3、水面积占三分之二,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88%。有3大湖4小湖,以亚热带风光为主要特点。公园以棕榈植物、榕属植物、开花灌木及开阔的草坪、湖面与轻巧通透的岭南建(构)筑物相互配合,形成具有强烈南亚热带特色的自然风光。摘要:流花湖大型综合性公园亚热带风光二、历史沿革流花湖公园现址相传是晋代芝兰湖,后成为菜田。1958年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因湖东北有南汉古迹流花桥而得名。公园归属于广州市建设局园林处。1965年8月功能公园划归越秀公园管

4、理处管理。1980年9月至今,归属广州市园林局。2009年7月1日起,流花湖公园全面实施免费开放。三、区位流花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以北,人民北路以西,靠近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地铁五号线西场站。公园位于老城区中心,周边有多个居民区、医院及政府部门。公园面积大、服务范围广、服务人群广泛。18二、交通分析流花湖公园交通便利,有包括29路,31路,38路,181路,186路,251路,518路,823路,夜7路上半夜班,夜7路下半夜班等公交车经过,附近更有三条地铁线路经过。公园共有8个门开放给游人进入。五、功能分区分析全园分为三个开放性区域:一、游览休

5、憩区,主要以棕榈科植物为绿化的主调,体现南亚热带风光,有反映傣族风情的勐苑,表现岭南乡村风韵的浮丘和榕岛生态景区,秀丽的芙蓉洲,明艳开阔的芳草地,棕榈林立的葵堤等园中园,景点与餐饮配套服务构成适于观赏、游览的小憩场所;二、娱乐活动区,有具现代气息的蒲林广场、宝象乐园、榕荫游乐场,为不同年龄的游人提供游乐及休闲的天地,还有充满鱼趣、农趣、园趣、陶趣、童趣的农趣园,游人在体验到农家生活乐趣的同时,深切感受回归大自然的舒畅和愉悦;三、花岛盆景观赏展览区,有以展览盆景赏石为主的岭南盆景之家,西苑有“闹市小岛天堂”之称的鹭鸟保护区和流花鸟苑,将赏景,观鸟,生态保护融

6、为一体。1.游览休憩区182娱乐活动区183.花岛盆景观赏展览区五、景观分析(一)各景点分析1、公园正门:花色的搭配有红色的木棉,宝巾花,长春花,希茉莉,红花夹竹桃,何氏风仙;黄色的黄槐,黄蝉及黄叶的黄金榕;白色的白玉兰,茉莉花。跨进公园大门,最为显眼的是由不同颜色的植物配置而成的深具特色的大花坛,其两旁植物的不对称给人带来一种自然、流畅的感觉,花坛中给人热情兴奋感觉的红色系列花卉如长春花、何氏风仙、红草将游人带至如画一样的境界。旁边蒲翠洲里面的小亭鸟语花香,笼罩着大自然的气息,而另一侧的湖边,莲花浮于湖面,令人忽然想到“爱莲说”中的几句诗词:“出淤泥而不

7、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18。正门四时花香,以绿色为基调,如春天的木棉,玉兰;夏时的荷花,紫薇,大叶紫薇;秋天则借景湖对面的叶色变红的落羽杉和池杉来作色调的搭配;冬天有“傲雪开放”的寒梅给公园增添无限的生机。2、勐苑:流花公园的地理纬度和云南的西双版纳接近,气候相似,为了让各地的游人在我国南大门能一睹瑰丽的西双版纳的风光,公园设计了独具风格的“勐苑”。勐苑的建筑群体和山、池、树、石相互交融,烘托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由于该景区是以我国西南傣族民居及风情为蓝本,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如大象,白塔,傣族风景亭,两位正在清澈的

8、傣族河中梳洗的傣族少女雕像,与高低错落的石山水池,流水瀑布,秀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