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ID:2478823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_第1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_第2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_第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专家断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接受的特点,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很多人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会学习的人。  一、自主学习是基础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

2、、创新。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自主,创新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1.自由选择。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意识才能长久保持。如我在教学《问银河》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读一读课文,你弄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呢?你准备怎么办?”4课中,我让学生(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读一读课文;(2)找学习伙伴,用上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3)用

3、自己喜欢年度方式把课文大声地读给同学听;(4)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需要什么帮助?(5)向“银行”提问题。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星空,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者写下来、或者画一画”。本课的设计始终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学生在活动中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学,并且学有所得,使得他们越学越爱学。  2.自读自悟。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地讲,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多读书,多独立思考。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二、合作是实现有效学习的

4、重要方式  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是更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  1.认识合作学习。“合作”并不简单的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并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全班的交流,也可以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4  一年级学生刚刚跨

5、入校门,使他们从小在学习中养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同桌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教学枯燥乏味的拼音时,我让同桌两人面对面合作,一个读拼音,一个指图,音图对号找朋友;或者老师读一个音节,同桌一个找出声母,一个找出韵母,再一起拼读。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很好。  2.实施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和问题。如认识生字、

6、学习拼音、朗读课文、口语交际等比较适合合作学习,有一些如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未必适合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3)合作学习应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削弱。(4)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不是科科采用,课课采用,应该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探究是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往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

7、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呢?我的体会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授以学法,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  如教学《问银河》一课时,读到“你那里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有的同学把“长”“zhǎng”读成“cháng”,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在这句诗中读‘zhǎng’,还是读‘cháng’对呢?说说理由。”学生七嘴八舌,争着回答,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谁也不服谁。这

8、时我建议学生:“4你们把上下文两句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到底应该读什么?”老师指点了方向,学生迅速地读起来,经过一遍又一遍地细读,终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高兴地说:“我认为应该读成‘zhǎng’,因为下一句是‘穿硬壳衣服的田螺’,读成‘zhǎng’胡子的小虾才是对应的。”在这个片断教学中,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我及时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把它作为一个激发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