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ID:24788436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_第4页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作业给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更有针对性地评讲作业,更有效地辅导学生。因此,作业在沟通教与学双方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少数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为此本人确定了“中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现将研究成果与同行磋商。  一、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成因  

2、笔者通过对本校9个班级(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级各选3个班级)的3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平时与学生接触谈话了解情况,发现学生不交作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自己不会做,且教师又不管不问  在这种情形里,教师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不愿将心血花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觉得辅导学困生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这样学困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很难完成作业(除非抄同学的作业)。  2.自己不会做,且教师管而无爱心6  在这种情形里,教师有责任心,且时常检查学生作业交得齐不齐。这部分教师功利性较强烈,往往对不交作业的学生大声斥责

3、,甚至过分严厉惩罚,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进步而关心帮助学生,久而久之,教师与学困生之间产生对抗情绪,学困生成绩越来越差,干脆不交作业,任凭教师处罚。  3.自己会做,且教师又不管不问  有些学生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偶尔遇到某一天有几科同时布置作业,导致作业总量大,没能及时完成作业,故没有按时上交作业。然而,该科科任教师责任心不强,懒于核对学生交作业的情况,便不去批评没有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学生就有侥幸心理,遇到作业多的那一天,就索性不做作业或不交作业了,慢慢地养成了不交作业的习惯。  4.自己会做,且

4、对教师失去敬畏感  有极少数学生智力水平高,且有很强的个性,天生孤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绝对佩服自己所佩服的人,也毫不掩饰地看不起自己所看不起的人。当教师的品行被他们质疑,或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令他们不满,或教师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厌倦,或教师的威信在他们心目中丧失时,这样的学生就会有抵触教师的情绪,常以不完成作业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教师询问他们为什么不交作业时,他们以“这些题目我都会”来回应,因为这些学生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很好,所以教师拿他们也没办法。  二、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对策6  总的来说,学生不交作业的主

5、要责任在教师,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模式与方法、责任心与关爱情怀、教师情绪的控制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等都影响着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自信心和态度,进而影响着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自身的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师的劳动就其本质而言是完善和优化人的素质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世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6、。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教育影响至关重要;青少年模仿性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这就必然使教师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会价值,即对学生人格成长的启蒙意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上,还通过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当教师在教学上(如作业批改与检查)表现出不认真、不细致时,这无形中也影响着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2.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传承性教育教学模式,尽管有使基础知识牢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优势,但是压

7、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牺牲了相当数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克服“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刚性而轻弹性、重灌输而轻探究、重他主而轻自主”的弊端,“给学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1]如笔者正在实施的“小组积分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6  3.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真诚关爱学生的情怀  夏?尊先生

8、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内容是人格教育,如果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只有知识的授受,而毫无人格的接触,那么这种教育一定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教师要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出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