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ID:24789367

大小:56.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宄于泽恩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教育局744400摘要: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直接的深远影响。恰当运用教学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人文气息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为实现牛.动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一、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1.教学语言缺乏规范性。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授课过程中说话语速过快,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

2、的授课思路•,说话速度过慢,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当然,也存在语言啰嗦、发音不清、逻辑混乱等其他情况。2.课堂教学语言缺乏针对性。初中语文课木中伍含的内容很多,有科学、有文学,有现代、有古代,有国内、有国外,有小说、有散文、有诗歌,从而要求教职人员可以依据课文内容通过不同的语言来代领学生进行学习。然而当前,很多语文老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并没有将语言特色与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无论是抒情小诗还是叙事课文,教师的语言多半没有变化,从而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3.课堂教学语言缺

3、乏精练性。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听到种种类似于惯性或U头禅式的字符。这种重复性、无意识且毫无意义的口语习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直接影响到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对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影响,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益的语言,正确的语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文学修养。4.课堂教学语言缺乏实效性。多年以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全堂灌”的模式,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这一情况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现在很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仍旧在走极端,不是全堂灌,而是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来上

4、课。这一教学模式虽然符合新课改对于课堂互动的要求,但是收到的教育效果却是十分低下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教师自身所发现的,或是文章中出彩的地方,或是学生需要记住的地方。而初中生自身对于文章也有一定的见解,他们所发现的好的地方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就没了用武之地。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1.整合规范语言。首先,语文教师要讲好课,必须讲规范的普通话。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仿的。如果教师上课讲一U标准的普通话,读音准确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必然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调动

5、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使用方言、土语教学,那么即使妙语连珠,也会使学生听起来吃力乏味。其次,要使用正确、周密的语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如果教师的表达不准确,定然不会传达出文章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甚至还会发生歧义,传递给学生错误的信息。所以无论是讲析课文还是讲评作文,无论是讲述故事还是引经据典,都应表达准确规范,不可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自相矛盾之词,这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熟悉不同体裁的教学语言。初中生正处在语言学的重要阶段,教师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课堂语言教学内容,组织好语言变

6、化,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出来,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整体性水平。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课堂经验.将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拘于一种语言形式。3.教学语言要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切中要点,不拖泥带水,真正做到“言简而意丰”。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只有精确,才能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脑力领会、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才能节省宝贵的课堂吋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语言富有条理性、逻辑性,才能传达出最丰富的内容,从而达到“丰而不余一言,余而

7、不失一词”的境界。1.改进课堂互动模式。现有的互动模式就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这样的互动模式所提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识,艽本质与多年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其实的一样的。0前要做的改革就是在互动环节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彼此交流让学生这个课堂主体自己找出他们认为存在的问题,再通过讨论后的总结来找出相应的答案。这样的互动才更加的民意化,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三、结语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

8、体作用,适当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善于利用语言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抛弃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教育创新,采用合理创设情境的方式或者从辩证的角度来激发学生学4的热忱,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段静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