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ID:24794395

大小:3.68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1-15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_第1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_第2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_第3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_第4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国外三大教学法达尔克罗滋(体态律动)柯达伊(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奥尔夫(原本性音乐)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年7月10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教育家。军人世家,祖父从少将转为研究测量学、数学、天文学,外祖父是少将兼历史学家,父亲既是军官又是音乐迷,母亲是钢琴家。他从小热爱音乐,4岁时发现了一个提线木偶,从此激发了他对戏剧的热爱。他早在1924年就热切追求一种当代的艺术,以激起对音乐、语言、舞蹈和戏剧结合的新观念。1953年,奥尔夫音乐教学训练中心在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此教法是一种激发孩童借由想象力和幻想力进入音乐仙境

2、的教学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娱自乐的音乐家音乐可以带给我很多东西,每个人对艺术活动的评价接受反思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学习音乐应该持有的观念:1、所有的孩子都具有音乐的潜能2、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环境中,拥有属于他们自己兴趣和独特的能力3、透过音乐概念的获得,帮助孩子发展批判思考的能力4、孩子早期的音乐经验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音乐背景5、孩子应该多去经验一些好的乐声、活动和材料6、孩子们不应该被要求去做一些为了达到表演目的,而防碍了其它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7、孩子的工作即是游戏8、孩子们应该在愉快心情和良好社会环境下从事学习9、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备适合孩子不同能

3、力需要的学习环境○从钢琴凳上解放出来的音乐;○音乐并不是我的目的,音乐是我散发心灵力量的一种手段;○原本的音乐。(接近土壤、接近自然、接近机体,每个人都能学会并体验。)○奥尔夫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并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Orff之基本理念在于“感觉”优于“理解”。人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感觉、感知、感情、感悟)到理性。孩子学习历程应该着重在听觉、肢体、触觉刺激,而非要求孩子去理解一些课的乐理或抽象符号。“音乐必须与律动、舞蹈、语言结合才能产生意义”窥探出哲理,更强

4、调采用自己本国家的舞蹈、语言、乐器、民谣等本土化教材。奥尔夫的基本理念:奥尔夫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探索”及“经验”(1)帮助孩子积累音乐经验。(2)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奥尔夫教学特色:强调以儿童思想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教学原则。Orff理念中,最受人尊崇的精神在于人性的重要,音乐教育并非天才教育。人人都有权享受音乐的真、善、美。生活领域的一切事物,都可拿来作为素材。教师应鼓励儿童运用知觉和感情,把周围事物变成宝贵经验和体会。重视自己动手亲自参与。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以及身体身体乐器。3、利用押韵童诗,配合“语言说白”及“五声音阶”之伴奏,发展幼儿的节奏性和音乐性。例:《小河白鹅》《茉莉

5、花》我家门前有条河,河面有只小白鹅。弯弯的河,白白的鹅。小河白鹅、白鹅小河河——鹅——把握即兴的原则,随时实施节奏训练。顽固伴奏型(Ostinato)由简单到复杂的节奏训练、唱歌—游戏—合奏—律动。4、透过创造性“律动”来经验、探索声音,并做为将来即兴创作之准备。创造性律动—身体领悟、肢体协调、放松、弯曲而言。手指线条欣赏职责恐惧《起床模仿》5、利用“即兴创作”的活动,做为探索音乐形式的主要手段。Orff是一种经由诱导、尝试即兴,以达到创造目的之教学。它经常利用团体教学,让孩子有独立表现与合作训练的机会。孩子也经常自游戏、音乐的学习和表演中获得兴趣和内在回馈。6、利用“戏剧”表演活动引发孩子创

6、造思考及创造行为。创造性戏剧教学最大的益处:目标多元化、教材趣味化、课程统整化。在一个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儿童剧中,不但能刺激孩子思路活络,更能发展孩子综合能力。感受软硬:《开花》《小木偶》亮相奥尔夫的儿童教育一、奥尔夫教育理念(原本的音乐)1、综合性——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传统的音乐教育由于过度重视智能和技巧的发展而忽略了感觉陶冶的重要性。他认为音乐中最重要的而且和生活最密切的本质。1)节奏性的动作;(节奏贯穿始终)2)教学形式的多样;(没有固定的课程模式)3)音乐素材的多样;(西洋、民族、古典、现代各种音乐风格)4)相关领域的涉及;(美术、科学、数学、体育、人文社会等)5)多元化的

7、延伸;(一项活动具有多种教育目的和角色赋予)2、即兴性——突出幻想与创造。即兴是对一个人一切禁锢的放纵。1)语言的创造2)肢体的创造3)造型的想象4)戏剧性的创造5)旋律的创造6)声音的创造3、回归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自然简单并非天才教育。取自离生活最近经验。不在于讲在于用。1)节奏与说话2)声势与节奏3)动作与情绪(敲门、兴奋地叫)4、参与性——适于开端。多种角色为能力不同的幼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