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

ID:24795029

大小:1.0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6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_第1页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_第2页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_第3页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_第4页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具cadcam实习》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告班级:姓名:凌夏一度班级序号:指导教师:时间:模具CAD/CAM软件实习一.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1.国外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概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模具CAD系统由开始的二维系统发展成以实体造型、基于特征设计和CAD/CAM高度集成为特征的三维系统,并不断将人工智能(AI)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这一领域,使系统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迈进。20世纪60年代末期,意大利的LOIVETTI公司开始研究以冲裁模为主的生产CAD/CAM系统,其结果使模具制造周期缩短60%,成本降低30%。1973年,美国的DIECO

2、MP公司率先研制成功PDDC连续模系统。该系统的基本输入包括数字化的零件图、材料代码与特性,使用者还可以规定合适的模具结构形式,从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时间。手工设计需8周完成的工作,使用该系统2周便可完成,整个生产准备时间由原来的18周缩短至6周。1977年捷克斯洛代克金属加工工业研究院研制成AKT冲模CAD系统。该系统可进行简单模、复合模及连续模的冲裁模设计,使模具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个月缩短为8天,成本可节约一半左右。1978年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研制成冲裁级进模CAD系统,该产品由产品输入、工业分析、模具类型选择、多种排样、凹模设计和绘图等10个模块组成。20世纪80

3、年代中期,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冲模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绝大多数的CAD/CAM系统开始提供用户定制的编程语言,提供同高级编程语言(如FOR2TRAN)的接口。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这些特点开发更为高级的冲模CAD/CAM系统。如:芬兰的金属加工和热处理实验室将FORTRAN计算程序同Auto2trol(Auto2trol为一个3D的CAD/CAM系统)相集成,系统由Auto2trol提供出图、3D线框模型和CAM功能,FORTRAN计算程序集成到CAD/CAM系统中用于计算冲裁力、卸料力、弯曲力、弯曲半径和材料利用率等,实现部分模具零件的自动选择和参数化,生成零

4、件列表、自动标注和模具零件尺寸;在日本,富士通公司和松下公司合作开发了用于生产电子产品和精密机械零件的集成CAD/CAM注塑模、级进模系统,该系统是基于通用CAD/CAM平台软件CADAM开发的。2.国内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概况由于硬件资源的影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模具CAD/CAM技术的开发与研究。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星火模具研究所开始了简单.冲裁模CAD/CAM的研究工作。1983年初成立上海交大模具技术研究所,建立了CAD/CAM研究中心,开展冲裁模、注塑模的CAD/CAM研究工作。研制成CFS系统有两部

5、分功能,第一部分为自动编程,包括几何信息论与后置处理,第二部分为辅助编程,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零件设计以及工艺参数的计算。随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也陆续成立了模具CAD/CAM研究中心或研究室。其中,华中理工大学在精冲模、冲裁模、汽车覆盖件的CAD/CAM方面,浙江大学在普通冲裁模以及智能级进模的CAD/CAM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主要在普通冲裁模、弯曲级进模以及拉延模的CAD方一面,北京机电研究所在普通冲裁模和精冲模的CAD方面,清华大学在锻模的CAD方面,吉林工业大学在辊锻模和锤锻模的CAD/CAM力一面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至20

6、世纪90年代末,我国模具CAD/CAM技术处于完整、修改、提高等的稳定发展阶段。如上海交大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模具CAD系统中一致性相关设计的装配模型的研究。通过将环状模型结构和树状模型结构的结合,解决了在模具CAD系统中装配图与零件图的一致性设计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模具CAD/CAM技术水平及研制的软件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与国外_l=业发达国家的软件尚有一些差距,因此,软件使用企业需要在产品结构、工艺设计和生产管理等方面逐步协调发展。对本地化软件的使用应及时提供和反馈信息,促使软件业发展,同时,也要在消化和吸收国外软件的基础上注意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之相适应的

7、问题。3.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3.1标准化CAD/CAM系统可建立标准零件数据库,非标准零件数据库和模具参数数据库。标准零件库中的零件在CAD设计中可以随时调用,并采用GT(成组技术)生产。非标准零件库中存放的零件,虽然与设计所需结构不尽相同,但利用系统自身的建模技术部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从而加快设计过程,典型模具结构库是在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的,按用户要求对相似模具结构进行修改,即可生成所需结构。3.2智能化CAD/CAM系统智能化主要表现在专家系统思想的引入,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