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

ID:24796750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_第1页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_第2页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调控技巧曹国富陕丙省清涧县郝家嫣乡中心小学718300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课堂提问的质量如何,实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己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启迪思维,而是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然后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课堂教学提问的新课题。要把握住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

2、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讲究提问的调控技巧。技巧一:提问广度的调控。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素质教育的一个信念是相信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创造性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不是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关注全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技巧二:提问层次的调控。要在课堂上实现提问

3、的广度,不得不涉及到另一个相关的技巧一一提问层次的调控。所谓层次,是指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各个层次的问题都应该有。如一位老师在上四年级的《卜算子·咏梅》时,主要提了以下四个问题:1.(出示梅花画面)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展示的是梅花的哪些画面?2.你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请大家分学习小组来讨论讨论。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你们冇没冇发现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4.古往今来,写梅的人很多,他们与毛泽东写梅有什么不冋呢?请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谈谈。从这四个问题不难看出,问题1属于认知方

4、面的问题,学生只要认真观察了画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这类问题学生参与的面就很广。问题2属于理解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并要把思维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就增加了回答的难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像这类问题,学生需要透过字面进行思考,具冇一定的思维难度。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过程的研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仍有大面积的学生能参与其中。问题3属于评价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完成,其评价结果往往是多元的,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4属于创新性的问题。它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体验、认识,

5、从个体的角度来诠释对该问题的理解。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背定是多元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观点。此吋,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从而展开争论,在激烈的反复论证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种问题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像这样富有层次性的提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维持了学生思维的兴奋度,让学生“跳一跳”其至“跳几跳”才摘到果子,同吋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技巧三:提问疏密度的调控。在一节课中,问题的设置应疏密冇度、张弛相间,

6、问题与问题之间应冇一定的停顿吋间,以适疲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有适宜的提问节奏才可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在一节课中,提问多少才算科学,问题与问题之间间隔多久才算恰当,0前尚无明确的定论。但冇一点可以肯定,在班级授课制状态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提问应该主次分明、疏密奋度,彻底摈弃满堂教师张U就问、学生随U便答的注入式现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少而精,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冇足够的吋间去思考、去讨论。实践证明,学生思考讨论的吋间越长,回答问题的时间相对也长,答问也更全面。课堂上提问太多太滥太密,学生张口即答,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7、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思考问题,不会讨论问题,不会研宄问题,进而出现“挤牙膏”现象,回答问题只言片语、吞吞吐吐。若碰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就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反之,问题太大太散,任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游离于问题讨论之外,又会给人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也很不舒服。总之,过频过缓的提问,都不利于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技巧四:提问角色的调控。传统教学中,我们关注课堂提问,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提问,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