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

ID:24797781

大小:6.3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5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1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2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3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4页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第五小组一、华北平原的地理条件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海陆位置: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范围: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我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知多D!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华北平原自古即为中国政治

2、、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优势地气水土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可耕作面积广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较好水源:有海河、黄河、京杭大运河、淮河,灌溉便利。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土层深厚,耕种潜力大。社会因素交通:华北平原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与中国各地沟通。铁路、公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市场: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劳动力丰富;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华北平原的农业特点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冬小麦)

3、、玉米、高粱、谷子经济作物:棉花、花生、苹果、梨、大豆(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三、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春旱: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洪涝:1、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多低洼地;2、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风沙天气:人类不合理开垦,大风天气多寒潮土地盐碱化:低洼地多,人类的不合理灌溉水资源匮乏: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蒸发量大;社会因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求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土地盐碱化:低洼地多,人类的不合理灌溉水资源匮乏: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

4、少,蒸发量大;社会因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求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稠密,工业发达,耕地面积减少四、华北平原农业的发展方向华北农业发展整治措施1、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综合整治旱涝和盐碱、风沙;2、加强农田基本保护,控制建设用地并提高利用效率;3、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5、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