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ID:24804556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_第1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_第2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_第3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_第4页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摘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情境,往往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里,教学情境的创设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基于此,本为对农村小学数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出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b)-009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2、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探讨这一问题很有必要。  1有效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思考、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寻规律。一个好的情境,能够促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吸引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1.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从事学习活

3、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以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因素。  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生发出学习需要,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1.2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注重间接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轻视直接经验的获取,将学习活动变成了单纯的“授――受”活动。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教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  而现代教学则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取,它强调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在体验中增长知识、发展身心、健全人格。使

4、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成功的欢乐。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现成的结论。  1.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数学问题等多种能力都得以发展。  1.4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5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形成数学思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数学

5、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特征  2.1生活性  有效的数学情境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2操作性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思维的发展都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而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创设操作

6、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算理具体化。  2.3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2.4参与性  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实际,应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之中。  3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策略5  3.1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数学新知识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一些数学经验。这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粗浅认识”构成了学生

7、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2创设操作性的活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低年级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算理,仅凭教师的语言阐述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  3.3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适当运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课堂中,用心去体验、感受,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也获得了极大

8、的快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引导对情境的定向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观察能力看成是智力三要素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